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了一个好局。"只有深刻认识,才能增强自觉",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在思想上高度警醒,在认识上迅速跟进,找到应有的感觉,进入应有的状态。何以体民情,何以会民意,何以暖民心?近日,笔者在拜读吴官正同志著作《闲来笔潭》中,深深感受到一名共产党人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一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对革命事业的执著追求,一位人民公仆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烤红薯",吴官正同志在书中,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体恤、关爱之情跃然纸上。"衙斋卧听萧萧竹,  相似文献   
2.
信仰是人的本质需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信仰发展的伟大成果,具有丰富的哲学底蕴。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了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价值理想,是人类终级关怀的不懈追求,其所倡导的崇高理想在人类长期不懈的奋斗下,一定会成为现实。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历史发展认识的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4.
谢海 《前进》2011,(7):15-16
党90年的奋斗历史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共产党人有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5.
一、刑事司法: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建设目标一经提出,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崇高理想。刑事司法这个保障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是处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大量的严重矛盾的关键途径,而且在更高层面上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石,起到了打击犯罪、稳定社会、保障人权、缓和矛盾的重要作用。刑事司法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而这正是为了保障社会生活的和谐。建国以…  相似文献   
6.
世界进入新世纪,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中国外交纵横捭阖引人注目。这要归功于中国外交突出一个“和”字。“和”是中国处理同各同关系的原则,也是对待国际关系的原则。中国外交的这一特色,来源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也来源于中国的古老哲学和巾华民族对世界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0,(2):55-55
<正>朱相远在2009年12月21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有些人把拥有崇高理想与信仰的人称为理想主义者,把有共产主义理想,误解为理想主义。实际上,理想与理想主义,是两码事。理想主义一词来自西方。笔者曾查遍国内各类权威性的辞书,查不到"理想主义"。最后从《汉英词典》  相似文献   
8.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到了革命道理,坚定了人生价值取向,奠定了他为实现崇高理想和信念, 并为之冲锋陷阵、勇往直前,不惜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壮举。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激励和支配着他?透过闽南红三团战士吴开进的人生轨迹,给人以一种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雷锋精神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讲,加强高校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既非常重要,又非常迫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