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天下     
《南风窗》2013,(12):15-15
@我是西蒙周:【全民腐败】当今社会,正是人人都要踮起脚尖、生怕自己吃亏的时代。当少部分人为非作歹、巧取豪夺、侵占别人利益时,因法治不彰,你无法有效制止他们,你就只有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小处讲,你在趋利避害;从大处讲,它必然促使这个社会一天天地烂下去。  相似文献   
2.
<正>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其中两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更是经典。诗的意境是晴日站在黄鹤楼上遥望,清澈的江水倒映着对面汉阳江岸上的丛丛碧树,江中鹦鹉洲上芳草碧连天。可浮上诗人心头的,一定还有被芳草掩盖着的尘封的故事……一鹦鹉洲的得名源于一件真实的史实,记录了一个文人悲壮的一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平原般县(今山东德州市东)人祢衡为躲避战乱从家乡辗转流落到了汉献帝  相似文献   
3.
<正>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首诗是我耳熟能详十分喜爱的,从十几岁一直到年近八十,仍是情爱不减。在我和好友心中这两首诗是唐诗中的"双子星座",魅力、价值等量齐观。好选家是诗苑的"伯乐",崔诗正是被《唐诗三百首》首选登上唐七律之首的位置。从最早出现对二诗的评论直到时下,对崔诗都是赞词,连  相似文献   
4.
关义秀 《今日海南》2012,(12):48-48
以白云入诗,文学史上不乏其人。李白的浮云蔽日,写奸佞蒙蔽君王;崔颢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慨叹世事茫茫;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则表现了一个政治家高瞻远瞩的胸襟。  相似文献   
5.
水漫墙头     
今有论坛灌水,古有墙壁题诗。回想起来,宋唐年间流行题壁诗,跟当今论坛灌水真是差不多。好比那年李白老师误入黄鹤楼BBS,见到一堵好墙忍不住手痒要灌水,定睛一看上头崔老师已经先发一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老李沉吟半晌,实在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存上头”,只得讪讪回复:此贴必火.强贴留名。不管是主贴更火,还是跟贴更火,反正是有更多的人知道了崔颢的大名。这还真不是炒低  相似文献   
6.
"千湖之省"湖北,境内水网纵横、湖泊密布,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润泽楚天。这里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和中心,也是全国交通航运的枢纽。省会武汉,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自古就是"九省通衢"的战略要地。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和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分别带给武汉"江城"和"白云黄鹤之乡"的美称。  相似文献   
7.
水漫墙头     
今有论坛灌水,古有墙壁题诗。回想起来,宋唐年间流行题壁诗,跟当今论坛灌水真是差不多。好比那年李白老师误入黄鹤楼BBS,见到一堵好墙忍不住手痒要灌水,定睛一看上头崔老师已经先发一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老李沉吟半晌,实在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  相似文献   
8.
搁笔亭感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游武汉黄鹤楼,搁笔亭前总能让人浮想联翻,并对诗仙太白心生敬仰。传说一日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黄鹤楼》诗。为之敛手,并发出慨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随后将笔一扔,举步下楼。同行者都为没能看到李白的佳作而遗憾,而崔颢和他的《黄鹤楼》诗却因李白的这两句话而闻名天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