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左拉的善举     
法国大作家左拉出生在一个普通工程师的家庭,早年丧父,后来他当过职员,再后来是长期失业、在长期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左拉并没有消沉,而是写出了许多名作。  相似文献   
2.
年轻时,法国画家塞尚和作家左拉的作品都卖不出去;只能租住在巴黎郊外的一栋破阁楼里,靠借钱维生。后来,左拉找到了工作,有了收入,而塞尚却继续画着那些没人要的画,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左拉同情塞尚的遭遇,多次想掏钱资助,可塞尚却死活不肯接受,他坚信自己很快能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3.
正1883年,法国作家左拉出版了小说《妇女乐园》,这是一本关于现代巴黎的小说,也是一本关于百货商场——"资本主义的大胆新形式"——如何诱惑妇女的书。在书中,左拉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批评谁好:是商场,还是妇女?商场被布置得宛如消费天堂,处处引诱妇女,而妇女却没有头脑,甘之若饴。这种怀疑与忧惧,自19世纪以来未有稍歇,大众与消费、女性与商品、川流的人群与宏大的商场之间彼此成就,又彼此亵渎,在景观迷狂之中充满着震惊体验,那前所未有的现  相似文献   
4.
李岑 《廉政瞭望》2011,(10):58-59
台北曾经没有8路公共汽车,法国作家左拉的作品因为作者姓“左”而不可在台湾出版。连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也因为暗合毛泽尔“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词句,而被迫在台湾改成了《大漠英雄传》……这就是台湾在戒严年代出现的荒唐事。  相似文献   
5.
保罗·克劳岱(Paul Claudel,1868-1955)的创作经常因其宗教面而被拿来与自然主义作对照。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象征主义萌芽之际,自然主义已发展至末期。的确,两个思潮之间存在着对立,但并不表示左拉(Emile Zola,1840-1902)未对后来的克劳岱产生影响。本文将支持此一假说,并以左拉的著作《土地》(La Terre,1887)和克劳岱的剧作《少女薇奥莲》(La Jeune fille Violaine,1892)为例,力图指出两个作品之间的共通点。  相似文献   
6.
100多年前的法兰西。正义的一天——1898年1月13日,著名作家左拉在《震旦报》上发表了致共和国总统的公开信,题为"我控诉",将一宗为当局所讳的冤案公告天下,愤然以公民的名义指控"国家犯罪",替一位素昧平生的小人物鸣不平……此举震撼了法兰西,也惊动了整个欧洲。事件发生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1894年,35岁的陆军上尉、犹太人德雷福斯被诬向德国人出卖情报,被军事法  相似文献   
7.
对于左拉小说中的遗传学话语,以往观点一般停留在常识而非研究层面,倾向于认为遗传学话语与小说不存在本质联系,仅为一种硬生生的“无机外来物”;至于遗传学话语如何与小说素材有机融合,如何渗透到小说肌理中去,同时小说又在多大程度上改造、重组、演绎、诠释了遗传学知识方面,并不为研究者所重视。相反,本文秉持一种有机论,试图通过解析左拉巨制《卢贡-马卡尔家族》所涉及的主要遗传学话语,挖掘微缩于遗传学框架中的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资本主义深度分裂的图景,展示遗传学话语与小说内在的深度有机缠绕,并探讨左拉如何以这套话语作为一种奇特的言说方式,言说自己所求索的拯救社会之道,以此证明左拉小说的遗传学话语绝非可有可无。  相似文献   
8.
杨振 《法国研究》2007,12(2):32-37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文学的构建历程就是突破传统文学观念,追求文学现代性的历程.在这一时期中,"域外文学开始作为'现代文学'已有的典范进入中国人的关注视野"[1].而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作为现代文学期刊的代表,其主编茅盾则在"<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中就开宗明义地说到:"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兼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之趋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