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5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8篇
法律   158篇
中国共产党   813篇
中国政治   610篇
政治理论   235篇
综合类   1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自民党政府右倾化加剧的背景下,日共基于自身"在野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经验,在二十七大上明确提出"在野党联合政权"构想,并在二十八大上将实现这一构想上升为政治任务.该构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在野党联合政权"的性质、建立步骤、目标与任务、分歧处理原则等.日共推动构想实现的主要举措是,呼吁推翻自民党政府的统治,积极与其他在野党进行磋商,倡议在野党尤其是日共实现"党势跃进",推动市民与在野党开展联合行动,与其他在野党进行选举合作.该构想虽然获得日本部分群体的积极响应,但要真正实现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的拉美新一轮左翼政治浪潮是对新自由主义改革及其意识形态在拉美的霸权和主导地位的一次强烈回应。左翼政府提出新发展主义和"21世纪社会主义"两种替代发展方案。前者较为温和务实,对市场和国家干预的优缺点都有所承认,尊重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后者则大胆而激进,试图找到一条能彻底替代新自由主义的发展道路。两者都进行了广泛的政策调整和实践:经济领域以国有化、土地改革、价格控制、外汇管制为主;社会领域以实施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计划、社会救助和扩大公民权为重心;在地区合作和一体化方面则倡导独立自主意识,反对以美国为主导的拉美一体化。总体来看,拉美左翼政府的新发展主义和"21世纪社会主义"重视国家作用,将社会公平和再分配作为政府首要议程,通过国家的积极干预来实现减贫及财产、权力再分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对新自由主义模式和"华盛顿共识"的纠偏,也是对新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然而,左翼政府施政主要借助大宗商品繁荣带来的收入,政策调整的基础薄弱而不稳。拉美左翼未能确立一个真正可以替代新自由主义的、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农民政权的观点,尽管不很突出,也不很完备,但它是新民主主义诸多理论的萌芽并为之形成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农民政权观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形成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安国章 《世纪桥》2005,(1):48-52
任何政党从它成立之日起,都想获得政权,而获得政权后,又都想长期执政。古今中外的历史已反复证明,获得政权虽然不容易,但获得政权后要保住江山更难。环顾全球,如果按照当今执政党执政时间进行排队,瑞典社会民主工党毫无争议地排在前列。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外交和国际关系中,一国整体或曰主流的价值观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决定着其对政治制度、外交政策、国际法、国家主权的认识,并且导引着本国舆论。美国通过战争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对此可以有不同角度和不同原因的考虑,本文试图从美国的价值观念出发,探询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一种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30年代是中国20世纪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在其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学论争,学讨论乃至学批评中,都能发现30年代学论争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特点的遗存,因此,本的探讨对加深理解30年代乃至整个20世纪学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章分别从学论争的起因,论争中各方所关注的重心、论争各方的心态,对话的基本方式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等方面,论述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重要学论争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显的特征,并进而分析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30年代特殊的政治化语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在唐太宗亲征之役的终结之战——安市攻防战的意义一直被后世史学家及政治家所曲解。公元644年,高句丽莫离支盖苏文联合百济进攻新罗,唐太宗派使屡次调解未果,唐太宗遂领兵攻打高句丽。安市之战唐军尝试各种办法攻城,均未成功,后降诏班师。安市之战唐军失利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以及偶然因素三个方面。安市之战虽然以唐军失败而告终,但是此战极大地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摧毁了高句丽的抵抗意志,因此安市之战只是延缓了高句丽灭亡的时间,而未能真正挽救高句丽政权。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8日是标志着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签署15周年纪念日。15年前的12月8日,强大的苏联在事实上走完了自己74年的生命里程,而策划这一重大事件的只是3个苏联地方政权领导人,决策时间仅仅用了不到两天。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十月革命的凯歌,西伯利亚拉开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序幕,到1918年3月,各地基本上完成了这一历史进程。西伯利亚苏维埃政权是十月革命的必然产物,但与欧俄地区相比,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政权基础的不稳固性。这一特点根植于西伯利亚特殊的土壤,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西伯利亚苏维埃政权的曲折命运。  相似文献   
10.
陈登贵 《广东党史》2003,(6):9-11,8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革命的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用军舰和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后来终于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有中国特色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开辟这条道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有一个历史过程。本文主要论述毛泽东为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杰出贡献,借以纪念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