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新力 院庭小雨润如酥,茵色遥看似若无。最是一年春好处,巫山沧海梦中图。其二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若冰心在玉壶7.玉树临风堪仰止,春宵对句饮屠苏。其三 诗家欲咏景,深浅色满林。阁外荷包怡,新草露湿人。  相似文献   
2.
巫山、大娄山蜿蜒的山岭间,有一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二十几年前,这个县四处散落着零星的田土,农民种地、喂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穷日子里熬着……  相似文献   
3.
宋玉在《高唐赋》中曾三次提到过"巫山"这个地名,而"巫山"所在的具体位置至今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宋玉《高唐赋》所写巫山与现当代专家、学者所辨巫山各方面的比对分析,宋赋巫山当为云梦游猎区北部的大洪山,该山位于今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西南部。湖北省汉川市境内的阳台山(仙女山)山势过低,将其视为宋赋巫山的文献记载尤嫌不足。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的巫山远在云梦之外,其地形地貌根本不适宜车马驰骋、游猎,与相关史实亦难契合,更非宋赋巫山所在。  相似文献   
4.
贵州龙里巫山岩画人物图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波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67-172
在贵州龙里巫山岩画约 180人的丰富的人物图中 ,我们得以窥见古代贵州居民们动感十足的巫舞、丰收庆典舞、生命繁殖舞以及骑马放牧的壮观情景。佩剑武士和骑虎人物的狙犷威武场面也展示在我们面前。庄重肃穆的舞人与代表巫术之意的“王”形符号 ,只见于邻区岩画和考古遗存中 ,头上饰羽、角、尾装饰的各种人物所描绘的古朴、奇特的远古头饰装饰跃然眼帘。这一幅幅难得的民族艺术造型的瑰宝 ,与贵州山水、民族同在。  相似文献   
5.
其一,元明和明清鼎革之际,在三峡宜昌到巫山沿线,有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称之为"调凡"的说法。秭归乐平里黄氏移民西迁巫山后,移民后裔有返回乐平里重修祖墓的碑刻,体现了移民"调凡"的中转性和移民与祖籍地的联系性。其二,通过墓碑,可以窥探吴三桂占领巫山,巫山当地民众对吴三桂的态度。其三,在明清"调凡"移民迁徙中,巫山形成了新的地方文化,而巫山"羊"的传说,就是"调凡"移民后裔利用和占有盐业资源的移民文化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6.
5月12日至14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王鸿举、陈希明、王庆喜,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雷加富等率专家深入三峡库区考察地质灾害整治、文物保护工作情况。在三天时间中,考察组成员深入到忠县、云阳、万州、奉节、巫山,考察了石宝寨文物保护工程、张飞庙文物保护工程、地灾整治工程、万州区滨江路建设工程、奉节白帝城文物保护、卧龙岗地灾防治情况、巫山小三峡生态保护、大昌古镇迁建工程等,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调研。(责编杨济发yangjifa62@163.com)  相似文献   
7.
宜都简介     
《党政干部论坛》2012,(3):1+49-F0002
宜都,宜居之都,宜业之都。40万宜都儿女秉承背靠武陵巫山余脉、环抱长江清江的天赋神韵,光大7000年农耕、2200年建制的历史文明,抒写了三峡门城跨越发展的新风采。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8.
杨亨荣 《当代党员》2008,(10):65-65
那是一个美妙的神话。那个神话从烟渡浩淼的历史海洋一直传唱至今。千百年来,歌颂赞美她的诗篇,如一片片圣洁的雪花从远古飘来。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8,(10):26-26
搭建敢比敢拼的干部思想平台。用赶超发展理念“强脑”,用向东部发达地区学习“放眼”,用提升干部素质“增智”,用强化干部管理“凝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库区“三峡游”各景点一度大喊吃不饱的叹息中,巫山却独辟蹊径。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