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的角度出发,并引入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净现值法,分析了钢铁投资热潮产生和一些影响因素。为减少钢铁投资中盲目投资极低水平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损失,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并应合理投资。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辩诉交易制度的历史《布莱克法律辞典》称:“辩诉交易是指在刑事被告人就较轻的罪名或者数项指控中的一项或几项做出有罪答辩以换取检察官的某种让步,通常是获得较轻的判决或者撤销其它指控的情况下,检察官和被告人之间通过协商达成的协议。”犤1犦辩诉交易的基本特征可表述如下:1.交易发生在检察官进行刑事追诉的过程中2.控辩双方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进行协商3.双方拥有一定的交易筹码,通过协商在实现自己特定要求的前提下达成协议,包括被告人作有罪答辩和控方承诺减少指控、降格指控或做减刑建议4.符合法定形式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19日,美国国务院做东,召开了历史上首次美国、日本、印度三边官方对话会。对话会由美国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特·布莱克和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4.
根据布莱克的司法社会学理论,作为司法权的检察权在运行中势必遵循一系列宏观定量公理,生产一系列微观社会结构,并且力求二者在和谐社会的理想境态中达成统一。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对检察权运行效用的法理评估应以“和谐法治”为轴心,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引,并结合当今中国检察改革的实际需求,全面科学地予以建构。  相似文献   
5.
2009年7月,全球领先的智能法律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法律教科书和法律专著出版商汤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旗下WEST公司面向全球法律专业人士推出了被誉为法律界“圣经”的全新(《布莱克法律大词典》(第九版)。这是继《布莱克法律词典》(电子版)被官方引进中国后,“布莱克”系列最大的革新。  相似文献   
6.
四、重构布莱克法律概念之基本原理 (一)学术上的挑战。我第一次发现布莱克之法律概念需要被重构。是我在尝试将布氏理论应用于中国司法制度的研究之中的时候。在该仍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中,我尝试去弄清楚究竟布莱克的理论是否可以预测及解释满清时期中国政府的社会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曾经吟出这样的诗句:“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一粒沙中见世界)”,中国的禅宗语录中也有“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的偈语,这些诗句偈语,把个体的价值提高到了整体的角度,隐喻了小中见大,弱中识强,个体与整体内在一致、和谐统一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曾在我国西部打井找油,结果毫无所获。于是,以美国布莱克威尔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断言中国地下无油,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年轻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偏偏不信这个邪,他说:“我就不信,难道石油只生在西方的地下?”在这种强烈的自信心支配下,他开始了30年的找油生涯。他运用地质沉降理论,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江汉油田。当时,他还预测西北也有油田。新疆大油田完全证实了他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多角度审视布莱克力作——《老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虎》一诗是英国18世纪著名诗人威廉·布莱克杰作之一。该诗也是布莱克著名诗集《经验之歌》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它同《天真之歌》中的《羔羊》一诗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诗的双连画”。这两首诗歌忠实体现了布莱克的哲学思想和创作主题。“他认为人生有两个方面,即天真与经验,……人就是从天真阶段走向经验阶段的。这两者之间有着特殊意义的循环,而且成人经历史兼有之。”在《羔羊》中,诗人歌颂自然界中的天真、淳朴、和善;而在《老虎》中,诗人向读者揭示的是神秘、暴力、恐惧。诗人在表现这个主题中显示出他的杰出诗才。他的谴词…  相似文献   
10.
选举     
《团结》2011,(1):23-23
是一种具有公认规则的程序形式,人们据此而从所有人或一些人中选择几个人或一个人担任一定职务。《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elec-tion"词条的作者巴特勒(D.E.Butler)指出:该词源于拉丁语动词"eligere"(意为"挑选"),虽然起源甚早,但现代含义上的、作为民主前提的自由和普遍的选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