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桂海 《侨园》2013,(9):76-76
<正>那年冬天,我在乡下的老家建造新房。家乡人建房,从不用设计图纸,只要按照主人的大概意图去砌砖盖瓦就行了。大山深处,青色的砖,小片的黛瓦,绿树掩映,更显明朗而雅素。由于山区开门见山,山多地少,很难找到一块较为开阔的平地。父老乡亲就年复一年在山间唯一的一块较为开阔的平地"安营扎寨"。上百年来,便挨家挨户建起了砖木结构的瓦房。因为地处偏僻,山路崎岖,所以那里基本没有水泥楼房,都是青一色的青砖瓦房。因为运输建筑材料成  相似文献   
2.
《创造》2001,(10):55-55
龙潭乡位于宣威市区西北部,全乡辖17个村委会,165个自然村,236个村民小组,居住有汉、彝、回、苗、拉祜、白、佤、水、哈尼等民族。2000年末,总人口589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1人,占总人口的2.41%;少数民族3959人,占总人口的6.71%。国土面积3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0%,河谷平地占10%。耕地面积51435亩,其中水田6930亩。林地面积2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6%。龙潭乡盛产麻梨、板粟等水干果,素有“麻梨之乡”的美称。龙潭乡麻梨饱满甜润,水多肉嫩,含糖量高,保…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1,(9):54-54
攀天阁乡系滇西北民族自治区域内一个典型的农业乡,辖282平方公里,八个村委会,14749人,是一个以傈僳族为主体构成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素有“松茸之乡”的美称。总耕地面积为26621亩,其中水田3205亩。境内重山峻岭、植被葱翠,除拥有1400亩平地“被称为世界最高海拔产稻区”外,全乡以坡地为主,1700—3400米的海拔高差决定了强立体的气侯特征。早在“九五”初期,攀天阁乡还在民不聊生的困境中挣扎,落后的生产力和陈旧的观念长期制约着该乡的发展。当年,人民人均有粮仅有328公斤,人均经济收入为35…  相似文献   
4.
王刚 《北京观察》2015,(9):24-25
<正>王定南在抗战时期的经历颇为传奇,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华北大地,他几次被捕入狱,甚至濒临被枪毙处死,仍然保守党的秘密,坚持进行上层统战工作,为华北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定南,曾用名王泽南、王正化、王作宾,曾于1929年4月在北平艺术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37年在中共北平特委工作,次年任特委书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平沦陷,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转入地下。北平地下党组织有一个独立的情报系统,开始由马辉之领导,后统归晋察  相似文献   
5.
正大拆大建在农村,至少犯下了四大罪行。罪行之一,大破坏。有的一夜之间就把历经风风雨雨数百年的传统村落,连着它的林盘、祠堂、民居、小桥、老井,通通夷为平地。祖祖辈辈辛辛苦苦积淀、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随着它的载体、符号的消失,一去不复返。有的轻而易举地把依山傍水的自然村庄拆掉,跑到公路两边、良田中间去,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盖起楼房来。这样的大拆大建,破坏了生态、践踏了文化。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与近代平地瑶的经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经济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 ,生态环境因素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 ,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经济发展实体。平地瑶迁居平地后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 ,近代其传统经济形态发生重要的变化 ,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导致近代平地瑶经济变迁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而当代平地瑶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良性生态环境的推动。  相似文献   
7.
土掌房,又名土库房,是土墙土顶的泥巴房。土掌房大多建盖在干旱、坡陡的山区。建筑材料以土为主,屋顶覆土约20厘米厚,墙也十分厚。吸热慢,散热也慢,可以自然地调节昼夜温差,人住其中,冬暖夏凉。土掌房民居,一般每户都盖有楼房及平房两部分,屋顶是晒场。山区平地金贵,屋顶就如同人造平地,既节约了土地,又增加了贮存凉晒的空间,这就是云贵高原很多民族都习惯住土掌房的原因。故不仅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彝族住在山区,盖土掌房,居住在山区、半山区、河谷、气候炎热地带的汉、傣、哈尼族等农民,甚至城镇居民也爱建盖土掌房。彝族土掌房多建…  相似文献   
8.
9.
沈葆桢在台湾期间招募乡勇、移民垦荒,尊重民间信仰,凝聚台地民心,体现了其治台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10.
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中国甘肃古浪(北纬37.6度,东经102.6度)发生震级为8级的强烈地震,古浪县城被夷为平地。甘肃某天主教堂,一修女怀抱四名孤儿被埋于屋瓦中,蒲登波罗克大主教惊呼“世界末日将要来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