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洋政府时期虽然政治黑暗、国力衰弱,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报刊舆论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报刊舆论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又进一步推动了20世纪20年代国内反帝废约运动的高涨.与此同时,在开展同列强的外交交涉时,由于自身力量的虚弱,北洋政府有时也不得不接受舆论界的促动和监督,并在具体的外交运作中借助舆论界的力量作为后援.  相似文献   
2.
王鹏  宋阳 《河北法学》2006,24(12):164-168
台湾当局在历史上从未要求独立建国,而坚持主张其是中国的合法代表,因此并不存在"国家承认"问题.即使台湾当局宣布"废统",也由于不符合国际法的要求而无法有效建立新国家.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台湾地区因不具备国际上曾经发生的国家分离实践的客观条件而不可能真正从祖国分离出去.台湾地区和大陆的和平统一既是两岸人民的意愿,也符合国际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  相似文献   
4.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09,(1):F0002-F0002,F0003
这是一个特殊的战场,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弹药爆炸声,嗅到浓浓的硝烟味;这是一群特殊的军人,常年工作在各种报废弹药编织成的“危险地带”,天天都与死神打交道:这是一项了不起的业绩,创造了连续55年无事故案件、连续20年销毁报废弹药不伤亡一人的“零纪录”。  相似文献   
5.
废名和沈从文系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两人的乡土小说在构建方式上都带有诗性的特质。废名长于诗性智慧的锻造,沈从文则长于诗性生命的礼赞。对两人乡土小说的诗性建构的研究,既有助于加深对京派作家群体性艺术追求的理解,也可一定程度上丰富对废名和沈从文乡土文学创作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谷峰  董辛元 《党史文汇》2009,(4):1-1,4-13
在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有一座倾倒和处理废钢渣的渣场,昔日名叫渣山.如今,凡是来到此处参观的人,都会被这里雄奇和壮丽的景色所惊叹.那环绕四周的数米高的斜坡城墙,好似一座具有明清特色的古城;尤其那富丽堂皇的两道城门更是气派非凡、引人瞩目,令人想起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的凯旋门.  相似文献   
7.
杂谈二则     
“因人废言”与“因言废人” 孔子的许多思想见解,在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以其独到、深邃而令人折服。“不因人废言。不因言废人”即为一例。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生活垃圾。大家都知道垃圾是由城市环卫部门来收集处置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难免会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随着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如果都能妥善处置生活垃圾,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齐杰 《半月谈》2004,(6):75-75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实现了低生育目标,但由此也使家庭成员扶养老人的数量在增加,再加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动作,经济负担过重,农村老人养老方式单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需要解决的问题寮在是太多,所以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鸣 《廉政瞭望》2007,(8):60-60
清末官场上据传有三屠,张之洞为"士屠",袁世凯为"民屠",岑春煊为"官屠"。张之洞得名大概是因为他主张废科举,断了大批"士"的上升之路;袁世凯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