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2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时,对留守京城的皇太子送往军中奉他的物品一一亲自检验,发现那些包裹存在捆绑不严实的问题,为此他在奏折的朱批中郑重指出:“所有送到朕处之物,须谨敬包裹后,经皇太子亲自验视才好。所送鹿尾包裹松散,想是发送前并未经皇太子验看,送到时均已残破。凡朕送往京城物品,俱经朕亲自看视包裹。  相似文献   
2.
<正>自明代万历年间(约1575-1620年),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东南亚沿海地区,有淡巴菰、相思草、菸、金丝醺等诸多的称谓。尽管明末的崇祯皇帝和清初的康熙皇帝都曾下诏禁烟,但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烟草已经从当初的药笼中物,逐渐演变成一种公卿士大夫下逮舆隶妇女,无不嗜烟草的有害健康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康熙皇帝(1654-1722),名爱新觉·玄烨,满族,年号康熙,庙号清圣祖.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巳时(9-11时),京城附近发生大地震.当时称为京畿地震或京师地震(现称三河平谷地震,震级8.0,烈度Ⅺ度).  相似文献   
4.
马军 《传承》2008,(15):53-53
康熙年间,有个南昌人在京城书店买一部《呂氏春秋》,不小心将一枚钱掉落在地上。一个秀才用脚暗暗踩住这枚钱,之后占为己有。秀才的旁边坐着个老头子,老头子站起来问秀才的名字,冷笑两声就走了。这位秀才是国子监的助教,后来,他在选官时得取了常熟县知县的职位。  相似文献   
5.
洪振快 《政府法制》2010,(14):21-21
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位著名清官叫陈瑸。陈瑸出任巡抚,到北京觐见康熙皇帝,康熙问他官俸是否够用,陈瑸回答说:"官吏妄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人所以贪取,皆为用不足。臣初任知县,即不至穷苦,不取一钱,亦自足用。"陈填认为贪污一文铜钱,与贪污千百万两银子没差别,贪一文钱也是贪污,所以他的清官标准是:必一钱不取,方可谓之清廉。  相似文献   
6.
“俄国人称彼得大帝,罗马人称凯撒大帝,中国人当然也可以称康熙大帝……”誉满天下的二月河说皇论帝,评满清历史,分别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不同的角度,解读、评价康熙等清朝三代皇帝的功过得失。他以博大的史学积淀,谐趣的品味解读,再现了一个真实而人性的康熙皇帝,一个雄才大略的战略家。  相似文献   
7.
一凡 《法制博览》2010,(1):46-46
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阳节刚过,扬州城内群情沸腾。原来,乡试榜揭晓,中第的大部分是扬州盐商和权贵的子弟。落第秀才们情绪激动,要求惩治腐败,查处贪官。新上任的江苏巡抚张伯行立即派人察问,得悉副主考赵晋出卖关节,受贿纹银十万两;主考官左必蕃欺上瞒下,隐情不报。  相似文献   
8.
康熙皇帝晚年为历代帝王庙划定了入祀底线,即“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从而确立了中国大历史的帝王祭祀观。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康熙皇帝发布渝旨,首先回答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祭祀历代帝于?康熙认为,历史上前代帝王都没有子孙后裔祭祀他们了,但后世统治天下的人,继承的正是他们世代创建的功业,所以要重视对历代帝王的祭祀。  相似文献   
9.
嘉庆帝最为无奈的是,内部经常发生泄密事件。皇上要处理谁、提拔谁,还没发文,当事人就知道了。调查结果令他十分震惊:消息是从军机处泄露出去的!康熙皇帝晚年身体不好,工作积极性不比当年,特别是对干部过于宽容,奉行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埋下了官场风纪滑坡的种子。乾隆皇帝宠信和珅之后,纲纪废弛,吏治败坏,官员们逍遥自在,康乾盛世便走到了末路。自嘉庆时期开始,各种规矩都不作数了,于是大清国运一路下滑,有的皇帝甚至难过一天安生日子。嘉庆帝最为无奈的是,内部经常发生泄密事件,皇上要处理谁、提拔谁,还没发文,当事人就知道了。调查结果令他十分震惊:消息是从军机  相似文献   
10.
人生需要大智慧。尤其是手握重权、身居高位者更需追求大智慧、拒绝小聪明。早在汉朝,司马迁就在《史记》中给为官者立下了三条准则:清廉、行教、守法。到了清朝盛世,康熙皇帝对朝中官员更是明确提出了“尔等为官,以清廉为第一”的要求。为什么清廉如此重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