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林 《南风窗》2007,(18):50-52
27楼及南门校舍,是50年代初北大从沙滩迁址海淀后历史风云的见证,是新北大的起点。这些有着鲜明民族形式风格的建筑正面临在"危房改造"名义下毫不留情的拆。  相似文献   
2.
It is those on the other sideof the Pacifi c that treat fengshui as the scientif ic subject that Professor Larry Sang believes it is.THE theory of fengshui may have originated in ancient China, but when most Chinese hear the word to-day, they associate it with superstition.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才培养,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经亨颐有一番特别的论述:"以大厦比喻国家,人才比喻栋梁是老话了,但我以为,构成大厦还要有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此凸彼凹的榫头。如果没有榫头,再好的栋梁有什么用?现在的中国……所缺的是默默无闻的榫头。"1916年,正担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的他说:"我这个学校,不光要培养栋梁,更要培养能为全社会所用的榫头。"经亨颐讲的"榫头"乃民间称谓,实际上是指建筑学上的一种结构,即"榫卯结构"。这种结构,确实不是栋梁,也不是椽檩,而是一种能够把不同栋梁铆合  相似文献   
4.
郭磊 《协商论坛》2012,(7):56-57
2012年5月14日,中国古建筑学大师、中国营造学社最后一位见证者罗哲文先生在北京走完了他88年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5.
周汝昌 《党建》2014,(7):56-58
正曹雪芹,清代著名小说家,《红楼梦》作者。他是古今罕见的奇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光彩。中国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积其至丰至厚,积到旧时代最末一个盛世,产生了一位特别特别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这位小说家,自然不同于一般小说作者,他是一个惊人的天才,他是古今罕见的一个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  相似文献   
6.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last century, Malaga experienced a period of important residential growth that p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 commuter suburbs, in promotions of collective housing in opened block, forming an urban aggregate without any other relation than the juxtaposition of independent pieces. The population that initially occupied these districts came from the countryside, as time went by, this population has been improving economically, notwithstanding this was not reflect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urban surroundings. The architectonic and city-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onception: precarious constructions without improvement due to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horizontal property, a public space wrongly defined and invaded by the parking area, deficit of equipment. This situation has favored the departure of a part of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and the arrival of another one with greater economic difficulties and important social differences in relation to the first. In some cities, this situation has caused important problems of marginalization and confrontation. Apart from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blems, the total deterioration of the housing, the bad quality of the urban space and the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the new necessities of the residents are factors that have negatively affected these districts.  相似文献   
7.
科技是监狱进步的重要支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的进步,监狱需要更多的科技知识。科技的贡献不可或缺,它将使改造工作更趋科学、文明,效益突出、成本降低。当前监狱亟等引进监管建筑、心理学技术、监管医学及电子监控成本。  相似文献   
8.
王泓 《党建文汇》2006,(5):46-46
有记载说林徽因时尔趴在画板前作画,或在桌前写诗,或写作她的建筑学论文,或为准备外出考察阅读典籍,或外出离开交通主干线考察:待到周末,她把自己一周的趣闻、生活经历、工作情况、思考所得出的思想、阅读书籍的内容和感受讲绐朋友们听。生活这般的丰富多彩.还要拉扯孩子长大,林徽因的才智和精力着实让人佩服,但是一刻不得闲地忙里忙外,还要忙着穿上高级材质的旗袍展现自己的优雅如兰的气质,  相似文献   
9.
“吃粮”     
成语“钩心斗角”(“钩”亦作“勾”)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贬义词,人们经常用其来比喻用心机、互相排挤倾轧的行为。其实,“钩心斗角”最初不是指这种不好的行为,也不是一个成语。“钩心”和“斗角”是两个古代建筑学术语的并列拼合。“钩心”是一种建筑形式,“钩”是钩挂、钩住的意思,指屋顶建筑构件之间相互牵引或连接;“心”是指宫室房屋建筑的中心部位。“斗角”是另一种建筑形式,“斗”是碰撞、接触的意思,“角”指建筑物的檐角。当某一建筑群既有“钩心”又有“斗角”的时候,便称为“钩心斗角”了。  相似文献   
10.
柴静 《当代贵州》2012,(10):46-47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生,与一个人关系巨大。这个人,就是朱启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