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弗雷档在《论意义与意谓》一文中,分别论述了符号、词组、专名和句子的意义与意谓及其关系。在语词方面,弗雷格认为所指是指一个特定的对象,而涵义则是所指对象的呈现方式,意义决定意谓,语词可以无所指;对于语句,他认为意谓表示真假值,而意义则指所表达的思想,从而克服了日常用语的不足,摆脱了语言层面来探讨语言所表达的东西。进而还区别了意义、意谓与意象。  相似文献   
2.
真之追求     
寂寞求真,不仅是一种学术态度,在真正的学者那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现代逻辑诞生前后(1873—1931)的逻辑哲学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容,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以布尔、弗雷格和胡塞尔等为代表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围绕着逻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展开的争论尤为重要。这些争论不仅构成了当代逻辑哲学的直观背景,而且某些论题仍然在当代逻辑哲学的讨论中得以延续。同时,作为一种历史的考察,它也有助于我们纠正某些当代因缺乏历史的分析而形成的偏见。也许更重要的是逻辑哲学也需要像分析哲学已经做的那样,通过对自身学派的历史考察来丰富自己。  相似文献   
4.
"整体性原则"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中的重要原则之一。维特根斯坦无疑深受这一原则的影响,他前期哲学中的"图像论"以及后期哲学中的"语言游戏说"都曾经从弗雷格的"整体性原则"中汲取过养料。"整体性原则"成为贯穿整个维特根斯坦哲学始终的主要理论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5.
李岱巍 《前沿》2010,(1):34-37
提到19世纪传统心理主义的终结就不得不提到胡塞尔和弗雷格,两人的反心理主义立场都是持久而坚定的,本文力图通过对二者对心理主义批判的比较讨论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诉求一种更为可信的反心理主义理论时,该选择胡塞尔还是弗雷格,并且这种理论是完全可信的吗?  相似文献   
6.
弗雷格开创了现代西方语言分析哲学的先河,他的意义理论,即涵义指称理论是现代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直接产物。弗雷格的涵义与指称的表征具有认识论与本体论意义,意义澄清成为哲学分析的灵魂,语言学转向开启当代哲学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7.
刘作 《学习月刊》2011,(6):33-34
克里普克在当时处于激烈争论中的模态逻辑中创立了一种语义理论,称为"克里普克语义学"也称为"可能世界语义学"。在其《命名与必然性》中,他批判了弗雷格和罗素的名称的描述理论,提出了因果—历史指称理论的学说,  相似文献   
8.
弗雷格用实质蕴涵建立的经典逻辑在表达推理关系的时候有它的局限性,因此经典逻辑曾受到批评。弗雷格对实质蕴涵的不足完全清楚,他把条件关系区分为表达因果联系的情况和仅仅表达真值关系的情况,表达因果联系的条件句的从句不是完整的思想,指称不是真值,而仅仅表达真值联系的条件句从句则是完整的句子,指称是真值。但是实质蕴涵仍然受到一些质疑,毕竟它存在一些缺点,它还不能完全取代自然语言的"如果,那么"。自然语言具有社会性和心理因素,采用非形式化的方法表达推理和条件关系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弗雷格前期意义理论的概念,不同于通常所谈论的弗雷格意义理论,即后期的理论.弗雷格前期意义理论主要关注语言的意谓问题,后期则提出了著名的涵义和意谓的区分.弗雷格意义理论的前后期观点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前后期观点都十分重视意义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后期在此基础上还关心客观性意义的呈现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密歇根州大瀑布城22岁超市送货员斯蒂夫·弗雷格从小就被收养。4年前,弗雷格开始追寻生母的下落。目前,弗雷格惊喜地发现,他苦苦寻找的生母竟然是同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