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亦实 《世纪桥》2005,(10):44-46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蓄意谋划了震惊世界的皇姑屯事件,利用在铁路上埋设定时炸弹,炸死了从北平乘坐蓝钢专列返回沈阳的奉军统帅、东北铁腕人物张作霖。然而,发生在9年后的第二次“皇姑屯事件”,因未能取得成功而且又发生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第3天而被烛天战火淹没,长时期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
杨飞 《党课》2013,(8):108-110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别署寒云,他和恭亲王奕沂的孙子溥侗、河南都督张镇芳的儿子张伯驹、“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并称为“民国四大公子”。在北京显赫风光的时候,袁克文才华横溢,集书法、诗文、戏剧、鉴赏等诸多才艺于一身,一度被人称为“京华名士”。  相似文献   
3.
秦豫 《现代领导》2014,(5):46-46
作为日本人的“培养对象”,张作霖一步步坐上了东北“土皇帝”的宝座,日本也得到了一些好处。然而,出于深厚的民族情怀,不愿当汉奸的时局压力,其与日本之间的周旋实际上也是值得称道的。后据学者统计,张作霖为遏制日本的野心.短短数年问竞然下发了40多道有关日本的密令。  相似文献   
4.
宁武 《春秋》2016,(1):10-12
1919年秋,我奉中山先生电召由福建到了上海。中山先生给我讲述了当前革命的新方略:“在国际上要联俄,学列宁的革命方法;在国内,五四运动正蓬勃发展,中国新青年起来了,这是中国革命的新血液、新生力量。我们要把握时机,取得政权,擒贼擒王,首先必须打倒北洋直系军阀。因此,我打算即回广东,  相似文献   
5.
天津的张学良故居位于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张学良1924年至1931年在天津的私人宅邸。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奉系军阀张作霖长子,1901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张学良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历任东北保安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等职务。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被炸身亡。12月,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复出任执政段祺瑞在直皖战争中丧失了在北方的霸主地位,1921年初移居天津日租界,一直静候了4年。在这4年中,他随时窥测动向,等待再起时机。随着直、奉两系之间争夺权势和地盘矛盾的加剧,段祺瑞暗中勾结张作霖,并联络坚持反对直系军阀的孙中山,图谋再起。1g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的国民军挥师北京,推翻了直系的统治。得胜的冯玉祥、张作霖急需要物色一个人来主持北京政权。此时,段祺瑞、冯玉祥、张作霖联名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讨组织政府事宜。孙中山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决定政府组  相似文献   
7.
李春光 《春秋》2014,(2):51-52
正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一代宗师》上映以来,引发了影迷的广泛讨论。许多熟悉乳山文史的人观影之后,马上就能看出影片中八卦拳宗师宫羽田的原型,就是乳山人宫宝田。这在影片中能找出许多证据:比如影片中宫羽田,字宝森,正是把宫宝田三个字嵌入其中;影片中的宫羽田是八卦拳宗师,而现实中的宫宝  相似文献   
8.
正沈阳兴隆近来兴建号称亚洲第一的温泉城。数年前,隆冬时节,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考察采访有暇一游。京华、河北、山东等地皆有所谓大大小小的温泉城,相比之下,兴隆的温泉城似乎更大、更豪华,集休闲、度假、餐厅为一体,且一律洋名,诸如美国郡、加拿大郡、巴斯小镇、格林温泉城等,恍惚置身异域风情,但又不见高鼻深目,举目望去,尽皆中国百姓。我留心了价格,并不昂贵,老百姓消费得起。温泉距离沈阳市内也不过几十  相似文献   
9.
一中共一大召开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负责中共北京区委和北方区委的工作,先后担任区委委员、委员长和书记。在中共第二、第三、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均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共三大之后,李大钊奉派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他多次坦诚会晤孙中山,并由孙中山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这两次中日战争对所有中国人来说,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正如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总能比喜剧提供更丰富的人生哲学的启示一样,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是我们民族集体经验中的富矿,只要我们客观、冷静并理性地考察它、分析它,就能从中发掘出有益于我们更成熟、更理性地应对未来挑战的经验与警示的资源。甲午战败:中国陷入"墨菲效应"陷阱首先要介绍一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