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外之官,莫难于风宪,莫危于风宪。曷谓难?人之所趋者不敢趋,人之所乐者不敢乐,人之所私者不敢私。”这是元代著名监察御史张养浩在《风宪忠告》中提出的劝诫。其中的风宪,指的就是监察官。一个“难”字,既道出了监察官的不易,也道出了监察官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张养浩是元代一位别开生面的散曲大家 ,他把时事政治、咏史怀古、田园生活、农村场景等内容引入散曲 ,把散曲创作推上了反映社会的重大主题 ,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正途 ,极大地改变了元散曲创作以男女风情、隐居叹世为主流的倾向 ,一新天下人耳目。张养浩对元代散曲发展所起的作用 ,与苏轼在北宋词坛上所起的作用相似 ,是十分巨大、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3.
元代名臣张养浩所著《风宪忠告》作为中国监察史上最早的一部监察官教科书,提出和论述了"监察官应竭忠吐诚,置生死祸福于度外"、"弹劾要不避权贵而爱护君子"、"执法之臣当以自律为第一"、"刑罚不足致治,教之而使之不犯为治之道"、"通其情,莫如悉心询访"、"全面履职,讲究监察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思想观点。这些思想启示我们要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监察队伍,充分发挥监察机构在警示教育中的特有优势和作用,用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限和监察手段,建立健全监察权制衡机制和监察官职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3,(5):I0063-I0063
1.治官事则不营私家。——汉·刘向《说苑》 2.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忘其身。——唐·吴兢《贞观政要》 3.爵禄易得,名节难保,爵禄或失,有时再来,名节一亏,终身不复矣。——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相似文献   
5.
七百年前的济南城北,青山点点,烟水弥。在这恬静澹然的天地间,有一位诗人写下了一组叫做《我爱云庄好》的诗来赞美自己的家园。其中第五首说道:"我爱云庄好,柴门俗客希。行田虫扑帽,坐树蚁缘衣。云水一铜镜,霜林万锦机。东岗陂故在,辞聘未全非。"  相似文献   
6.
李季 《学理论》2012,(15):275-276
《三事忠告》为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所著,由《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三书汇集而成,是作者从事地方县令、御史及参议中书省事时,以其实际从政经历融合前人思想撰写而成,是一部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吏制专著。《三事忠告》作为一部政论专著,涉及为官的方方面面,除对廉政、勤政、重民等思想的论述外,还对官员道德修养有深刻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马特 《春秋》2012,(1):39-40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珊.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脍炙人口的散曲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所作,其大意是: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山势层峦起伏,如人群聚集;  相似文献   
8.
《同舟共进》2011,(2):3
早在3000多年前,姜子牙就对西伯昌说:"王者之国,使民富;霸者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家富。"然而纵观历史,王朝中国对于百姓一直是役使政策,有富人但无"富民"。难怪元代张养浩会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喟叹。  相似文献   
9.
张养浩为官多年,始终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恪尽职守,听闻陕西大旱,即登车就道,展开救荒活动,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陕西百姓人人视之为父母。  相似文献   
10.
郇起鸿 《春秋》2009,(4):49-49
2008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截玉轩(陈佩秋)藏-宋元明清法帖墨迹》,其中刊有元代张养浩行书《酷暑帖》。同年,北京匡时国际春拍,《酷暑帖》以59.36万元成交。《酷暑帖》于不经意间而致精妙,为今人所难企及。张养浩(1207-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为元代散曲大家,精书法,元时即奉其书为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