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115篇
中国共产党   873篇
中国政治   905篇
政治理论   318篇
综合类   41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怀进鹏 《党建》2022,(1):20-2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叶洋滈  王清 《人民论坛》2020,(17):86-87
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犹如企业发展的"两翼",是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正确认识两者的内在联系,推进两者协调发展,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加快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要优化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的宏观环境、扎实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品牌战略、根据不同规模选择"技术—品牌"协同模式,推进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曼 《奋斗》2020,(8):33-34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实施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战略部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也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更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和愿望,必须根治道德领域长期存在的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民论坛》2021,(7):12-13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历史证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摆脱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注定是一场革命性的深刻变革。准确把握好三个"新"的深刻内涵、内在逻辑、时代价值,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一定能够战胜各种挑战,朝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发展蓝图不断前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5.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将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要全球领先,形成国际人才高地,切实支撑我国建设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对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文化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回答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恪守党的本质属性、巩固党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思想基础、凝结团结奋进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还对其内容作了提纲挈领的规定。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这个根本制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学习、研究、宣传和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能否把全社会的力量调动起来并协调好,使之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全党的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因为人才环境,就像土壤、气候,离开了它,就会出现人才的“荒漠化”,有了它,人才的“绿洲”就会出现,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探索强国之路的历史贡献在于:创造了强国的首要前提,提出了强国的战略目标,规划了符合国情的强国步骤,确立了强国的发展思路,倡导并培育了强国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时事回眸     
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问题。 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