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姗姗 《检察风云》2014,(15):88-90
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上海博物馆悉心为市民策划了申城寻踪——上海考古大展,在特展展厅,首次以古塔造型设计,恍如走进一座古塔般,这些原本就藏于塔内的宝物,希望能透物见人,为公众复原出一个老上海的故事,让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位公民,与之共同参与历史寻根,寻找热爱上海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乡音》2013,(2):55-55
[人物名片]太如法师,阜平县政协委员,阜平县神仙山古北岳恒山寺住持,阜平县佛教协会会长。太如法师1980年开始学习佛法,1990年在陕西乾县铁佛寺礼上正下文老方丈剃度出家,1991年8月在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修学,同年在该寺受三坛大戒。戒满后他到西安卧龙寺参学,后回乾县铁佛寺,随师兄回阜平弘扬佛法。当时阜平佛学基础十分薄弱,弘法办道场,资金极为短缺。困难时,他和师兄就住在一  相似文献   
3.
中华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佛教作为两岸同胞共同信仰的宗教之一,在增进两岸民众的感情融合和文化认同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3):3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5.
曾品元 《求索》2010,(3):120-122,228
《大学》因孔子和朱熹这一圣一贤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划痕。可正是因为孔子和朱熹的至尊地位,《大学》原本太阳般的普照之辉才黯淡为月亮般的一缕之映。本文试图通过困惑而引出《大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广大而归元《大学》的文本,通过精微而归元《大学》的真义,最后通过归元《大学》指出,《大学》不是一篇局狭于政治伦理的儒家经文,而是一篇开阔于万学万理的道家经文。  相似文献   
6.
日前,广东韶关千年寺庙东华禅寺的一则招聘广告在微信朋友圈火了,这则"我佛要你!"的招聘广告在发布5天之后,被点击100多万次,吸引了全球超过4000份简历。由此,朋友圈招聘再次成为企业和求职者的话题。记者发现,不仅朋友圈,微群招聘和微信公众平台招聘也不断被使用,当下微信求职招聘一时风头劲起。朋友圈招兵买马,越玩越新鲜"欢迎大家推荐靠谱人员,成功入职者公司和我个人都有奖励和回报。"广州  相似文献   
7.
香客是佛教信众中数量最多的信仰群体,对寺院生存与宗教信仰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较典型寺院香客的个案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阐释现代香客的信仰状况。在现代都市佛教中,香客来寺院进香的愿望既包含传统的祈福还愿、超度亡灵,当下的宗教旅游、寻求心灵的安慰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向。香客在寺院进行的宗教活动包括进香、礼拜、放生、捐功德钱等。其信仰观表现出浓厚的功利性色彩,世俗性、自发性与随众性等特点突出,同时也带有盲目的狂热倾向。  相似文献   
8.
中台禅寺 远去的纷争扰攘尚没有消失 智识的乘愿也不可能遏止 谁在同体大悲? 谁在宏发慈心? 中台禅,像初祖面壁 无语无语  相似文献   
9.
从使用人工语言表示一个一元论或二元论观点入手,首先,在一阶逻辑上定义"归元谓词",并使用集合的观点改写其表达式;其次,运用"归元谓词"定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并指出二元论的逻辑错误;然后将以上观点运用于对一个实例的分析,即对试图使用哥德尔定理反驳强人工智能观点的工作加以反驳;最后得出结论:讨论"世界本原"问题是无意义的,一个一元论仅仅是在承认空集存在的意义上被我们接受。  相似文献   
10.
写过了《回首略谈孝文化》,因为"尽孝才能尽忠";情不禁"低头再忆思乡愁",因为"爱乡才能爱国"。前不久,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诗与海峡——余光中、朱炳仁诗会系列交流活动",大家高唱低吟,一时间"诗人兴会更无前"。几乎无人不晓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现在,又有缘读到大陆著名铜艺大师朱炳仁先生的《云彩》。记得2006年10月6日的中秋之夜,我应台湾中台禅寺惟觉长老的邀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