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被称为“第三媒体”、“第四媒体”的电视和网络迅速进入千家万户,给传统的纸质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媒体大战硝烟的孕育中,在改革开放热潮的催动下,一种新型的报道文体——思辨性报道在报坛崛起了。  相似文献   
2.
梁衡 《北京观察》2012,(1):58-59
纯艺术、纯思辨性的作品不在通俗之列,它归于高雅;另一方面,纯刺激性的作品也不在通俗之列,它归于低俗,或名粗俗、庸俗。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笔者借区级初中思品大奖赛的契机,精心准备了上海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七课第二框——《适应社会完善自我》教学,本框无论是课题还是三个分知识点——积极的自我期待;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都极具思辨性。八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思辨能力,但能准确地把握其中轻重缓急,理清脉络层次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笔者紧扣社会热点,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的困惑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教学情境,搭建学生思辨平台,帮助学生在从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堂,充满了问题与矛盾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课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三点做法:延伸教材,寻找生活的切入点:引领学生,再现生活的思辨性;结合评价,创设生活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段柄仁 《前线》2010,(8):55-55
<正>就社会流行、人们习以为常的思想观点和生活现象,以正面推理、侧面比较、逆向思维等方式,找出其片面性、绝对化的弊端,辩证地分析其来龙去脉,论述美丑善恶,使人看到成功中的不足,胜利中的失误,前进中的曲折,阳光下的黑暗,美好中的  相似文献   
6.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被视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哲学著作之一,它代表了思辨性的历史哲学发展的一个界碑。由于作者在解说历史中预设了一些主观性的理论,因此招致了诸多批判。但这并不意味着思辨性的历史哲学的终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