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以赫尔巴特、凯洛夫等为代表的思辩教育学结构体系进行剖析与指谬的基础上,指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中间结构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逻辑终点与归属是“教师”;提出了笔者所构建的教育学教材逻辑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思辩的学科,是通过思考和辩论发展起来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证明那些自认为有智慧的人是错误的,经常在街头跟他们进行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别人产生新的思想。哲学课堂也需要苏格拉底式的"精神助产术",用对话、思考、辩论的方式追求哲学智慧、领悟哲学真谛。  相似文献   
3.
最近读了美国作家吉姆·史都瓦所著的《成功是一种态度》一书,深有感触。作者用精炼的语言和哲理性的思辩,讲述了自身所取得的令人仰慕的业绩,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向读者展示了作者为追求事业成功而表现出的毅力和勇气,处处显示出作者的才气,难怪该书成为欧美畅销书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对象和追求目标上,中国哲学把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作为研究对象,追求人间的至善至美,而西方哲学则把自然界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追求表象世界之后的本体。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学家常通过直观体验,泯除主客观界限,力求在主观精神领域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家则以实证和思辩为手段,明确区分主客、物我,以求达到对自然本体的认识。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中国哲学始终没有使神或上帝成为其重要范畴,从而充满了无神论色彩,成熟的西方哲学虽然脱离了超然的宗教,但神或上帝却总伴随着哲学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6,(9):92-92
《中国报道》是国务院新闻办所属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主管的大型国际时事财经综合类刊物。本刊从新闻性、权威性、思辩性、前瞻性的原则出发。  相似文献   
6.
J .R .拉德米拉尔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译界来说 ,应该已不陌生。早在 1998年 ,由许钧、袁筱一编著的《当代法国翻译理论》一书就曾辟专章评介其代表坐作《翻译的理论要素》①。该书于 1979年首次出版 ,1994年被收入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的TEL丛书集 ,被认为是继乔治·穆南《翻译的理论问题》② 之后法国翻译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可喜的是 ,在承袭了穆南的语言学立场之后 ,拉德米拉尔又从数十年法德哲学翻译体验出发 ,结合翻译实践教学经验 ,发展出了一套以思辩为特色的译论。在巴黎十大进修期间 ,笔者有幸聆听了拉德米拉尔教授开设的翻译理论讲…  相似文献   
7.
迁徙是动物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迁徙自由是人类维持生存与发展的一项基本人权。迁徙与“流动”、“迁移”等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应混同使用。迁徙自由可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方面,迁徙自由是一种主观意志自由。迁徙自由的主体不受其他外力左右或主导;另一方面,迁徙自由本质上要求权利的同等对待。迁徙自由的这些特性,既说明了迁徙自由不同于人身自由,需要得到宪法的独立确认,又充分彰显了迁徙自由的价值与宗旨。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播出,它以宏大的主题、丰富的史料、壮美的画面以及富有思辩性的解说,展示了自15世纪以来相继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九个大国的发展历程,引发了我们对大国崛起之路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永远的,不在于他的金钱、权力和地位,而在于他的作品,在于他开创的杂文和小说并立的双峰,永远隽永幽长,青青未了;在于他的杂文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辩,又饱含着烈火燃烧般的无限情怀;在于他诸多小说中塑造的苦难中华的群像,从狂人、闰土、祥林嫂到子君、孔乙已、阿Q等等,无不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对象和追求目标上,中国哲学把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作为研究对象,追求人间的至善至美,而西方哲学则把自然界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追求表象世界之后的本体。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学家常通过直观体验,泯除主客观界限,力求在主观精神领域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家则以实证和思辩为手段,明确区分主客、物我,以求达到对自然本体的认识。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中国哲学始终没有使神或上帝成为其重要范畴,从而充满了无神论色彩,成熟的西方哲学虽然脱离了超然的宗教,但神或上帝却总伴随着哲学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