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收到一则手机短信:小王给局长送"红包"时的对话——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局长:那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王:小意思,小意思。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王:  相似文献   
2.
原广东省普宁市委书记丁伟斌,因受贿被捕后,在看守所里写下长达万言的《悔过书》。他承认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更谈了自己与行贿者的进攻所做的种种努力,但他最后还是发出无奈的感叹:“我一个人难于撑破这张已成社会风气的巨大的关系网。我为此深深苦恼”。事实果真如此吗?不错,行贿者心怀鬼胎,软磨硬缠,拉人下水,是够烦嫌的,所以法律同样要惩办他。但受贿者,谁叫你明知是“毒药”,又张口吃下肚呢?或者你认为此“毒药”味美可口,吃下无妨。丁伟斌说他为拒贿也曾采取过四种方式。然而,他到底又“做”得如何呢?“事后回赠”,其…  相似文献   
3.
记得小平同志在讲到“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曾经说“要照顾左邻右舍”。这话现在是不大有人提起了。广东普宁原市委书记丁伟斌腐败案发后在看守所里写的《我的悔过书》中,却讲到了另一种“左邻右舍”。原来,丁伟斌也曾想当一个清官,也曾努力拒贿,他采取了四种方法终于失败。他在春节、中秋等节日过后把收的红包上缴时,引来了不少议论,“连一些外地的老同志都说我不应上缴这么多,以免影响左邻右舍关系。”丁伟斌在节后主动上缴收到的红包,为什么“左邻右舍”会有意见?这里的“左邻右舍”显然是指那些差不多的大小干部。1996…  相似文献   
4.
反腐     
《廉政瞭望》2012,(5):9-9
文采最好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房产管理局房地产权属和市场管理处原处长尹春燕受贿一案终审审结,尹春燕受贿及非法所得款共计89万余元、西子花园住房一套(16.9万元)被没收,本人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尹春燕的悔过书随即被曝光。因她在悔过书开头即引用康德的名言,受到社会的关注,被称为“悔过书文采最好的副处级女贪官”。  相似文献   
5.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阜阳市境内,地处淮河、颍河交汇处,这个有着140多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两年倒下两任县委书记:前任张华琪被判无期徒刑,继任者徐波蹲监15年……  相似文献   
6.
“张书记:进看守所已近四个月,我错了,没听你的话,我悔恨不已,整夜难眠,万分惭愧,我对不起你。就是现在我死了,也没任何理由埋怨你,决(绝)忘不了你张书记对我的情、恩、德……”这是阜阳“白宫”举报人李国福在狱中给时任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写的《悔过书》。2008年3月13日,李国福被人发现死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办案人员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这封信。  相似文献   
7.
徐浩程 《政府法制》2014,(27):14-15
在官场,检讨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从小的方面来说,犯错有时是影响仕途的一个硬伤,而检讨在部分人眼里看成了确认错误的证据. 从大的方面来说,检讨有时被视为一种“政治层面”的安排.一提起检讨,人们往往想到当众读悔过书那种痛哭流涕、懊悔不已的情景. 人非草木,孰能无错.错了如果讳疾忌医,一意孤行,就会积重难返,麻烦变大. 两者的平衡点在于,需要抛开检讨的层层“政治”意象,将它视为政府管理中的一环:目标、计划、执行、检讨.如此,官员的检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痛苦、明智、清醒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落马贪官在悔过书中都会提到这四个字“交友不慎”。其实,很多官员的“商界朋友”之所以和他们交朋友,是冲着他们手中可以变现、寻租的权力,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可观的利益。不知道交往的时候这些官员是真分不清楚还是不愿意分清楚这些“朋友”的本质。也许.在“朋友”向他们行贿的时候他们心中一直抱着幻想和侥幸心理,直到自己被查处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9.
朱雪纯在被检察机关立象侦查期间写下了这样的悔过书:现在,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比的后悔。为了那些自己并不缺少的“纸”,我失去了自由的生活和幸福的家庭,想想真是痛彻心扉。  相似文献   
10.
党性观念弱化,理论学习不实。担任领导干部后,在处处受人尊敬的环境中,我把局部看作整体,对不正之风渐渐地从讨厌到喜欢,从不适应到适应,没有经受住考验。我错误地认为,现在真正讲党性的人不多了,能够做到的就更少了。我若坚持原则不动摇,人们会把我看作是不近人睛、“不入流”的“傻帽”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