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困境是技术观的困境,仅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技术社会后果就对科学技术本身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这是形而上学的技术观。为走出技术观的困境,需立足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实践,转换思维方式,从人的主体的角度出发理解、认知、利用和控制科学技术,即确立人本主义技术观。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8)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原和人类的本质应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即从生存意志来解释世界,并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在此基础上,阐述其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主要包括人的内在生命性质及人生苦难的解脱。虽然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带有悲观主义色彩,但他的理论思想使得我们重新思考在理性压迫下的非理性因素和人类主体性问题;以及我们对现世生活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桫椤 《福建乡土》2014,(6):62-62
正蔡伟璇是一个非常重视日常生活经验书写的作家,这是与她熟悉普通人、熟悉市井、熟悉家长里短,也熟悉办公室日复一日的生活体验分不开的;或许这与她的性别也有关系,女性的敏感、细腻,对生活之深入,都使她能够把握日常生活中那些对人生和命运产生影响的事件。所以她的小说就有了绵密、精巧和柔韧的特性。但她在写日常时,视角常常穿过生活表面的繁华,既看到日常生活的颓败之处,又力图以小说的方式重建普通人对日常生活的信心,做一种有破有立的尝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人的解放,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里,完整地提出了他的新技术观.马尔库塞的新技术观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是他的技术政治观理论构想的系统化.马尔库塞的新技术观既不同于技术悲观主义,也不同于技术乐观主义,而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技术现实主义.它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滥用技术造成对"自然的暴行"和对人的本性压制的揭露,不乏真知灼见,也需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解剖.  相似文献   
5.
虽然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戴上了悲观主义的帽子,但是在他的哲学思想里就尽都是灰色与黑色吗?其实不然,细细评读,你会发现其中真正蕴藏的哲理,也会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超人"学说是尼采分析了欧洲19世纪"堕落"、"虚无"、"颓废"的特征后,为治愈西方文明衰落而开出的一剂药方,也是为人类设计的一种"理想目标","超人"学说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背景。尼采深受19世纪中后期蔓延起来的悲观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漫长的中世纪中,基督教一直是欧洲人的精神支柱,但自从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文主义对上帝几番征伐,特别是19世纪细胞学和进化论的建立,揭穿了上帝创造人类的神话以及人类原罪的训条,导致了人类对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10,(12):63-63
缺少友情 社交生活越少,大脑里会有越多焦虑引起的化学物质导致免疫力下降. 悲观主义者 态度积极的人比态度消极的人体内有更多的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反心能力的T细胞。  相似文献   
8.
赵卫国 《求索》2023,(6):73-80
无论是莱布尼茨对最好世界的断定,还是叔本华对最坏世界的描述,都是基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视角。世界在这种视角中被分裂为感性与超感性领域,个体之间、个体与普遍之间的矛盾随之产生,同时也产生了和解的需求。二者对世界抱有悲观或乐观态度,依形而上学对于矛盾能否及如何解决的独断阐释而表现出随意性。在尼采的生命发生学视角中,基于柏拉图主义二元结构推导出来的悲观或乐观被克服了,分裂了的个体与普遍的对立关系,转化为视角中强力意志此消彼长与生命主体生成流变的同构关系。自然而然的快乐的生命流动,替代了人为制造的痛苦的个体“超越”。乐观与悲观主义的交替变迁,折射出西方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及其克服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影响下的对人生痛苦的解脱之道深受东方佛教哲学的影响,本文试将其与佛教禅宗哲学中南泉杀猫的解脱之法做一比较,意在说明叔本华的解脱之道在于通过禁欲而达到对自身生命意志的否定,而佛教禅宗哲学则是以离相来摆脱外物束缚从而达到欲望的灭绝和道的顿悟。其二者之所以有如此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哲学对世界的本质看法的根本性不同。  相似文献   
10.
刘丽琴 《传承》2009,(10):94-95
叔本华哲学最具特色又最遭非议的是他所提出的悲观主义理论。其理论的形成,既受他所生活时代的影响,也是他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他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功利主义的认识和感悟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伦理分析,以揭示其理论实质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