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博采》2007,(5):57-57
<正>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单位,首先要定好位。卫生院的主要职能是预防保健、基础医疗和重病急救。其服务群体,主要是辖区内的广大百姓。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0-2008年江苏省的相关数据,对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Granger因果关系,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城市化则不是第三产业的Granger原因;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作用从短期到长期逐步增强,同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在短期内显著;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协整和GRACH模型分析——中国油价波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中国大庆油价为例首先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协整检验法分析了大庆油价和Brent原油价格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和协整关系;文章进而对大庆油价进行了GARCH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尽管中国油价在1996年与国际油价接轨,但油价并没有表现出典型的GARCH效应,说明中国油价仍然表现出一定的内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礼 《求索》2004,(12)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两种方法,对我国1983—2003年的对外劳务合作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与对外劳务合作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在我国存在着某种经济机制使得两者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存在由出口贸易到对外劳务合作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商品出口的扩张导致了对外劳务合作规模的扩张。最后,由以上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1)
基于1978-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各产业对GDP贡献的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合理优化和升级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后,根据我国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针对性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2002年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提出以来,学界和决策部门对其建立的可行性仍持怀疑态度。本研究率先采用惩罚性样条滤波(Penalized Spline Filter)对中日韩实际产出变量进行分解,计算了周期项的相关系数和滚动相关性并检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探讨建立三国自贸区的可行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日、中韩间同期相关度低,但日韩间具有显著的同期相关性,并自1998年趋强,三者之间无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笔者认为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角度来看,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时机尚未成熟。建议可以先尝试建立日韩自由贸易区,逐步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进程。  相似文献   
7.
陈科华 《求索》2014,(11):20-24
"协和万邦之道"是传统中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华夏之中国与周边民族及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要靠什么样的政治理念与外交实践原则去维系,才是最具正当性且最具有效性的。它以"夷夏之辨"为民族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从"天下一家"或家国一体的民族国家观出发,建构了一个具有天然合法性且具有等级尊卑秩序的和谐世界图像,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处理及世界和平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韩丹 《东北亚论坛》2013,(5):87-94,12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国家对食品安全治理尤为关注。日本作为世界上食品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在其社会中广泛存在着的生协组织为日本食品安全的成功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生协组织的推动之下,日本的国家、市场与社会在食品安全治理问题上达到了某种有效沟通和制衡的良性关系,避免了市场的恶性竞争、政府的自由放任或监管不力现象。这恰恰是日本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经验。正是这种制衡将一种内在的支撑力量填充进了各种制度的运作,建构起了食品领域的良性治理秩序,从而也使日本的食品安全治理表现出了消费者和市民自身的主体能动性。因此,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发育来形成国家、市场与社会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相互制衡关系,是在国家主导和市场自律两大模式之外,完善我国当前食品安全治理可供选择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对粤港澳23城市进行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测算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粤港澳城市从交通可达性的视角可以区分出枢纽型中心、门户型中心和枢纽门户型中心三种交通中心城市类型;(2)粤港澳城市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交通中心城市不完全等同于经济中心城市,两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错位现象,显示在粤港澳区域城市系统整体意义上交通可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水平不高;(3)粤港澳城市存在高水平耦合协调、较高水平耦合协调、磨合、拮抗四个发展阶段;(4)促进粤港澳区域系统的演进和升级,以及推动区域空间整合可以考虑从提高落后地区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入手。在相关政策制定中应遵循底线公平、区域剥夺补偿、分类指导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区治理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面临着"碎片化"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的"碎片化"和治理过程的"碎片化"。治理主体"碎片化"分化为内部"碎片化"和外部"碎片化",治理过程"碎片化"表现为整体过程"碎片化"和具体过程"碎片化"。导致社区治理"碎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多元治理主体的错位及协动不足。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中,可以参考日本的社区协动治理机制,明确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完善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协动治理机制,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