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国藩曾经说,清军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晚清军营的一大怪现状是士兵普遍都有自己的第二职业,或者经商做买卖.或者种地.或者操持什么手艺。对许多绿营兵来说,做小生意或者手艺活儿是他们的主业.而当兵才是“第二职业”。他们的主要时间都用来开店摆摊,或者做木匠、裁缝等等.只有轮到自己值班时,才到营里去呆上一天。  相似文献   
2.
王钦峰是山东潍坊高密隋家庄一个地道的农家孩子,1992年中考落榜后,他来到高密市井沟镇汽车配件厂打工,虽然月薪只有60元钱,但为了学手艺,他硬着头皮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何竞 《江淮法治》2010,(12):56-56
有一些手艺己离我们远去。用木材建屋、造船、做桶和盆;用柳条、藤子、毛竹和植物皮编织衣箱、箩筐和篮子;用椴树皮和芭蕉丝织出漂亮的衣服;用泥土捏成各种造型的玩具;用烈火和敲打制作铁锹、锄头和镰刀……在那些温情的物品日渐稀少或不复存在后,日本作家盐野米松在《留住手艺》中的怀念、发现和表述,同样是令人温暖的。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大学     
李晓 《公民导刊》2013,(7):53-53
<正>1959年秋,父亲考入了家乡城市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那年,父亲已经21岁了,在班上算大龄青年了。他穿灰色咔叽布上衣,脚踏爷爷编织的一双草鞋迈入了大学校门。老师问他:"你没有解放鞋啊?"父亲尴尬地低下了头。一周过后,爷爷进城卖了扫帚,陪着父亲去店里,花了1元6毛钱,买了一双解放鞋。那天,父亲一直把鞋抱在怀里。爷爷陪父亲来到一家卖包面的馆子里,吞了吞口水问:"多少钱一碗?"老板回答,1毛5。爷爷说,来一碗吧。那一碗包面,爷爷推到父亲面前说:"你吃了吧,读书比种庄稼还辛苦。"父亲埋下头,吃了几个包面后,又推到了爷爷面前:"爸,我肚子不舒服,您吃了吧。"爷爷明白,父亲是在装,他索性站起身:"我也不想吃,那就走!"父亲走了几步,又退回来,  相似文献   
5.
司督阁的见闻 1882年夏天,一位名叫杜洛尔德·克里斯蒂的苏格兰人,以医疗传教士的身份,携同他新婚的妻子,来到了中国东北。1887年,此人在沈阳小河沿附近建起一座西医院,并担任医生之责,据说手艺很是了得,救治了许多人,包括皇戚贵族,还与清代名将左宝贵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双方有着家族式的往来。  相似文献   
6.
肖保根 《新湘评论》2014,(22):56-57
2014年3月22日上午,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听在演讲中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早在今年2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此做出决定,相关政策性文件即将出台。  相似文献   
7.
冬雁 《当代工人》2011,(23):29-30
所丁叼着"人民大会堂",走在凉风习习的卫工桥上,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刚跟老婆吵了一架,郁闷透了。神奇的多面手所丁今年47岁,技校毕业,是工厂一名工段长。其实,就他这工资水平,是抽不上这"人民大会堂"的  相似文献   
8.
给局长洗脚     
叶源洪 《政府法制》2012,(11):42-42
未满30岁的马军自成为下岗职工后,很快找到了第二职业,在市里一家名叫兴隆的洗脚店当洗脚工。由于他平时刻苦钻研学习,很快掌握了一门精湛的专业手艺,成为闻名遐迩的“洗脚大师傅”。不少消费者慕名而来,就连市里那些领导头头也经常前来光顾。  相似文献   
9.
宁坚 《方圆》2020,(2):40-43
在贵州省贵阳市的一条车水马龙小巷里,73岁的余和珍老人用传统手艺为人理发已经33年。用她自己的话说,有生意就剪剪刮刮,没生意望“神仙”过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手艺人的老去,这种传统手艺和其他的街头老行当一样,终有一天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0.
荷丹兰 《农村青年》2011,(11):60-60
王惠若是山东的一个乡村姑娘,虽然她从小有一手编织毛衣的好手艺,但是这个手艺毕竟不能当饭吃,于是2006年,当时才22岁的她来到北京的一家公司打工。勤奋聪明的王惠若在车间里只干了半年,就当上了生产线领班,但哪怕是这样,她对织毛衣的兴趣仍有增无减,闲时总要买回一些毛线来过过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