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5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77篇
世界政治   2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6943篇
中国共产党   1087篇
中国政治   2610篇
政治理论   475篇
综合类   124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1131篇
  2012年   1209篇
  2011年   1388篇
  2010年   1068篇
  2009年   1140篇
  2008年   1097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宋雄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1,(1):104-114,127,128
党内法规能否执行到位,关系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和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等重要议题。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党内法规的有效执行,本研究选择《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在T省的执行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直接从经验材料入手,不断归纳、对比和提炼,提出"行动者‘漏斗效应’"的解释框架。党内法规执行的行动者受认知共同体、制度协同性、激励与约束与行动者知识的因素制约,呈现层层失守的执行损耗。  相似文献   
2.
3.
无效法律行为转换作为无效民事行为的救济机制之一,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意思自治,符合民法公平原则。在当前我国现行法律尚无明确规定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运用无效法律行为转换,切实保护无过错当事人利益,有利于彰显诚实信用原则。  相似文献   
4.
政策执行主动加码是各层级政府为了确保完成政策任务而普遍采取的执行策略,适度加码可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但过度加码对政策及其执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减少政策执行主动加码问题成为各界广泛探讨的重点话题。政策执行主动加码的主要表现为政策执行过度化、政策执行“一刀切”与政策执行形式化,其主要危害为政策执行结果失控、政策协同效应失调、助长地方形式主义、损害群众正当权益等。政策执行主动加码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压力型体制及其行政压力、层级间双向责任规避、官员晋升导向及其政绩考核机制、相对模糊的自由裁量权边界。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革完善压力型体制、压实政策制定及执行的责任、健全政绩考核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运用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钟世范 《传承》2006,(6):50-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突破、新飞跃。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都在研究规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各行各业都在探讨如何服务于和谐社会构建。那么,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应如何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呢?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国在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标准上的巨大差异以及《纽约公约》规定的任意性,使得各国在对已撤销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本文试从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和现实出发,对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评析,并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程序保障在国外被视为民事诉讼的目的,该学说在英美学者的著述中十分流行,在日本得到了井上治典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的支持。该说以程序保障为起点,认为法院不应该把诉讼的审理过程作为只是为了达到裁决或和解而必须的准备阶段,而应把这一过程本身作为诉讼应有的目的来把握,只有正当的程序才是使判决或和解获得正当性的源泉。因此,  相似文献   
8.
业内动态     
《法治研究》2006,(3):62-63
海南率先在全国对实习律师实行量化管理;湖北力争律师顾问团覆盖每个县;湖北江汉:检察官律师联手为当事人维权  相似文献   
9.
以了解美国刑事辩护律师执业状况为目的,2005年2月,笔者同参与“中国刑事辩护律师执业状况调查与研究”项目的其他7位著名专家和刑事辩护律师一起访问了美国部分地区的警察局、监狱、法院、律师事务所、检察官办公室、法学院,并广泛听取了相关人士的介绍,对美国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很多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仅就美国刑事辩护律师会见在押当事人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律师遇到兵     
陪同所里一位资深律师前往外地办理一个合同诈骗案件,为这个案件我们已经出差若干次,虽然住的是档次比较高的酒店,费用也是由当事人家属报销,但是路途的劳顿还是令我们苦不堪言。没办法,这个案件涉案金额较大,500多万,虽然前期预交的费用很少,但是当事人也开出了一个天价作为事情办成以后的酬金。遗憾的是,这笔酬金与我无关,我只是作为这个律师的助理,混吃混喝,捎带着看看人家是怎样办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