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上海局势异常复杂与特殊,但上海抗日救亡运动却风起云涌并深入持久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党在上海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到抗战胜利时,共产党已成为上海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这一时期上海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重大提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梁绮 《广东党史》2007,(5):28-28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我在广州认识辟澜同志,那时他同夏衍、周钢鸣、林娜(司马文森)、郁风、林林和孙大光(叶兆南)等同志领导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在广东省文艺抗敌救协会(会址在中华路净慧公园省民众教育馆即现在的解放北路迎宾馆内),经常会见到辟澜同志,他负责宣传工作。那时广州青年、学生、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尤其是戏剧、歌咏活动最为活跃。我当时按党的指示在锋社话剧团搞党的工  相似文献   
3.
曹欣欣 《湘潮》2005,(5):30-32
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兴起。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团结抗战的号召,举起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与此相适应,在全国范围之内,党领导的左翼音乐团体及音乐人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音乐工作之中。在上海,田汉组织并领导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开展了救亡歌曲的创作活动。聂耳、任光、安娥、张曙、吕骥、孙师毅等一批歌曲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这些专业的音乐家创作的革命歌曲,其代表作有《大路歌》(影片《大路》主题歌,孙瑜词,聂耳曲)、《毕业歌》(…  相似文献   
4.
梁嘉作为广东党史的重要人物,曾是广东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杰出领袖。青年时期的梁嘉具有强烈的民族存亡感和爱国意识,他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我国国土时积极参加并领导了广东青年抗日救亡运动,动员广大青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把广东青年抗日救亡运动领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有幸访问了红岩英烈李承林的遗孀曾琼英老人。虽已是耄耋之年,她仍耳聪目明,娇小玲珑的体态,一举手一投足透露出干练和稳重。唯沟壑纵横的脸颊写满了人世的沧桑与坎坷。  相似文献   
6.
黄卫东 《党史纵横》2013,(1):53+49-53,49
位于辽北重镇铁岭的银冈书院是与河南嵩阳,湖南岳麓、石鼓和江西白鹿洞相齐名的中国清代五大书院之一,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代书院。铁岭银冈书院是中国近代传授进步思想和启蒙教育、培育人才的摇篮。从这里曾相继走出了一代伟人周恩来,前苏联红军"中国团"团长任辅臣,寻求救国血洒雨花台的石璞,抗日救亡运动的先驱刘国安,受过列宁接见的任栋梁等革命者。  相似文献   
7.
姚媛媛 《当代贵州》2013,(20):66-66
"真理被‘道德’欺骗,两种人类各在另一边,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这一首题旨鲜明、激情如火的短诗,是贵州著名的革命英烈林青的遗作之一,这是他对党和人民的豪迈誓言,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林青,原名李远芳,又名李旭如,1911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今七星关区)。因家境贫寒,林青13岁便辍学到一家商号当学徒,15岁因不堪雇主虐待,愤而离乡到重庆,开始接触  相似文献   
8.
陈磊 《党史纵横》2009,(12):9-11
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严重威胁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同年12月。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华北无省自治”而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从此华北和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都随之走向高潮。为了开创华北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陈正卿 《团结》2012,(4):54-57
何香凝作为民主革命先驱、爱国民主活动家和著名书画家,为国家的进步、发展和文化艺术繁荣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本文拟就抗战之前何香  相似文献   
10.
李光中系原广东文史研究馆常务副馆长。党组书记。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1938年5月于中山大学入党,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参加东江纵队,辗转于惠、东、宝、河、增、龙、新丰一带从事党的工作和武装斗争,后转到香港从事地下工作。 在李光中革命生涯中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就是他参与组织领导江(门)、会(城)和平解放的战斗。 稳握政策克敌制胜 解放战争期间,他曾多次返新会从事革命工作。1949年初党组织派李光中回到新会,担任中共新会特区工委组织委员,其时工委书记曾国棠重点在农村抓武装的组建工作,李光中重点负责江、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