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07,(2):19-20
拉美化”主要是指拉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失调现象。这一失调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童星  张海波 《群众》2007,(2):25-27
人均GDP越过3000美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重要转折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便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日、韩等国进一步发展为发达国家,巴西、阿根廷等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则长期停滞不前,陷入所谓的“拉美化陷阱”。  相似文献   
3.
人均GDP突破一千美元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发展的平台,但也可能变为落入经济徘徊、社会动荡的"发展陷阱"的门槛.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拉美化现象,已在后发国家成为不受地域限制的流行病.只有认真研究吸取"拉美化"的教训,逐个解决阻碍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我国才能稳步的实现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必须澄清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为了解决工业化国家所面临的两难困境即:在不威胁到民主政府的基本原则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体制改革来限制政治家过分热衷于短期的相机抉择行为而催生的一个体系庞杂、结构松散的理论体系.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不能提供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现成药方,但其理论会对我们有所启迪.我国改革与发展已经超越了西方的语境,超越了西方任何现存理论的框架.中国的理论家必须有能力从西方、第三世界以及传统中国的理论中汲取智慧,有能力深入地、实事求是地、而非意识形态化地研究中国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拉美化的特征是结构性失衡问题长期存在,债务危机和社会问题严重,使发展经济的制度环境长期不能有效建立。日本化的特征是泡沫经济和产业转移所导致的制造业衰退。发展中国家正表现出摆脱拉美化的能力,而发达国家面临日本化困扰,致使国际经济在中长期出现一种近似均等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应汲取发展中国家的拉美化教训并预防日本化问题,在国际经济格局均等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顾全球,处于社会发展风险期的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高度重视协调各类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相对和谐与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宋岱 《人民论坛》2010,(12):92-93
完全以西方经济理论范式套用中国实践的做法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的,必将在解释中国的问题上遭遇挫折。抓住中国经济的实质,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指导,辩证地分析中国目前产业布局与现实需要,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目前局部与全局矛盾的关系,才是未来中国应该选择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拉美化"命题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但对"拉美化"的定义出现了多样化,并没有产生一致认同的概念.在对"拉美化"的分析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对拉美地区经济改革的误导可以解释为产生"拉美化"问题的原因所在;第二种观点认为,拉美国家政府治理的缺陷是"拉美化"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三种观点把"拉美化"问题归结为拉美文化中"民粹主义"的反映.一些中外学者把拉美情况同中国的情况做了比较分析,其中某些观点和建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发展的"拉美化"倾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凡 《青年论坛》2006,(1):113-115
国际经验显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面临着迥然不同的发展前景.由于我国经济与拉美经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为避免重蹈拉美经济发展的覆辙,本文对我国经济的内在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全球产业分工与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指出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避免拉美化倾向的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10.
拉美化陷阱:巴西的经济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起,拉美国家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推行新经济自由主义为主导的经济改革,对拉美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巴西的经济改革,归纳经验和教训,从一个侧面来研究这场被多数人认为是一场失败的实践的改革,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