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笨重的钩机转动着履带,挥舞着铁臂,3600余辆电动车被悉数摧毁!对于深圳启动"禁摩限电"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并用"毁电"表决心时,深圳民间组织及车主代表却发出了不同声音:公民财产,怎能被销毁?对此,深圳交警局回应称,销毁电动车是有法律依据的,并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监督。(4月5日《南方都市报》)勿庸置疑,深圳实行"禁摩限电",对于促进城市交通安全通畅,的确是利大于  相似文献   
2.
改革和现代化意味着治理常态化,但我国政府治理却常以运动方式进行。运动式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常用手段,具有反应迅速、针对性强和治理效果立竿见影等优势,但却面临执法不法、管理缺理、维稳不稳等诸多诟病。运动式治理是政治发展不同组件有机作用的结果,现代化情境下的运动式治理模型由支撑系统、动力系统、对冲系统和系统间连接博弈关系构成。通过案例检视发现运动式治理实际上就是治理陷阱。随着行政权力行使日渐规范,机构设置逐步优化,法治民主不断进步,内生矛盾和外在冲击开启了运动式治理转型之窗。运动式治理的转型要在规范权威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复合型均衡治理模式,通过"脱嵌"和"再嵌"摆脱路径依赖,厘定政府治理边界,优化行政机构、程序和功能,增加常态化制度供给,推动法治和决策机制改革,采取渐进分类式转变策略,最终建立可持续常态化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詹玉璞 《民主》2008,(2):24-26
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自青藏高原以东、华北以南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其中,湖北、湖南、贵州等地部分地区先后出现了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并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大范围冰冻灾害。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加剧了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据统计。全国共有17个省(区、市)出现了拉闸限电,特别是贵州、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区电网遭到严重毁坏,事故频发,造成大面积停电。而且.受雨雪天气影响,湖北、湖南、贵州等地交通运输严重受阻,机场无法正常起降航班、高速公路封闭.导致大批车辆旅客滞留。这场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给受灾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带来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胡菁 《人大论坛》2010,(12):44-44
持续多日的柴油短缺,使南方一些地区的工业生产、交通物流、晚稻收割受到影响。“柴油荒”的形成,有炼油企业检修减产、经济回暖带动工业生产用油攀升、渔业农业季节性用油增加等原因,而一些地方的突击式拉闸限电,也加剧了柴油的供不应求。(11月7日《人民日报》4版)  相似文献   
5.
几乎与春运同步发生的一场冰雪灾害,在短短数日内笼罩南中国。中华大地半壁江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北动脉,“顿失滔滔”,过半省份拉闸限电,数百县市处于黑暗寒冷之中。虽说天灾恶劣、冰雪无情,但今天的中国毕竟已经进行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GDP总量全球第四,怎么突然让一场轻飘飘、晶莹剔透的雪花压得“半身瘫痪”?难道国际社会热议数年的“中国崛起”乃是一个假命题?凑巧的是,雪灾发生之时,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谢淑丽(Susan Shirk)出版了新著《中国:脆弱的超级大国)(China:Fragile Superpower)。难道中国真是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6.
李威 《南风窗》2011,(24):72-73
日前,国家电监会发布《全国电力供需及电煤供应检测预警信息》,截至10月下旬,全国日缺煤停机容量最大到近1600万千瓦,云南、贵州、四川、湖南、重庆等省市发电企业电煤库存平均可用天数已下降至警戒线7天以下。而位于华中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重庆等6个省市  相似文献   
7.
为了节能减排而实施的拉闸限电措施在影响到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下有可能引发国际投资争议。结合国际投资争议仲裁实践和我国签订的含有投资保护内容的国际条约,本文对拉闸限电措施可能导致的间接征收问题进行了分析。鉴于拉闸限电措施被认定为间接征收的可能性客观上存在,我国(地方)政府在采取拉闸限电措施的问题上有必要注意防范相关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韦卓灿 《传承》2011,(31):80-81
依法限电涉及面广,影响巨大,各种利益诉求多元化,面临复杂的法律风险。依法限电不仅是应对电力紧缺引起的电网安全问题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政府相关部门依法行使管理职能而运用的必要的社会管理手段。良好的依法限电管理秩序不仅仅依靠政府和电力监管部门主导,还需要发电企业、供电企业以及用电户等各方参与。应对缺电形势,维护供用电秩序,需要法律的理性和群体的智慧,要在法律的框架下控制依法限电带来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炎热的夏季还未到来之际,大半个中国却早早拉响了“电荒”警报。据媒体报道,近两个月来,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已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华东电网公司预测,今年夏季高峰期间,华东全网电力缺口预计将达到1900万千瓦左右。此外,贵州、陕西、河南、山西、湖南、青海等省都存在一定的缺煤停机现象。更有专家指出,今年将是自2004年大缺电以...  相似文献   
10.
当去年全国普遍遭遇“电荒”时,山东省德州市电网最高负荷虽也攀升至107.6万千瓦,却从未拉闸限电;部分沿海地区用工屡屡告急,德州市却输出劳动力逾10万人,境内就业和招工秩序一片井然;尽管连地处江南水乡的一些省市也频频喊“渴”,“水荒”之难却很少涉及德州。德州是怎样处理发展中的矛盾的?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孙永春深有感触地说,科学发展涵盖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只有正确处理好GDP增长与全面发展、快速发展与科学发展、突出重点与和谐发展这三对关系,才能交出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