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用擒拿格斗必须为警务实战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用擒拿格斗技能是人民警察执行公务和非工作期间 ,不能或不便使用枪支、警械的情况下 ,克敌制胜保护自己的一项专门技术 ,是每个警察必备的技能。根据对敌斗争和公安民警的实际情况 ,警用擒拿格斗需突出简便、实用特点 ,才能更好地为警务实战服务。  相似文献   
2.
北京军区空军某团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要求,从难从严摔打部队。他们将部队机动到陌生地域,布置复杂环境,设难训练课目,对战术战法、擒拿格斗等进行淬火磨砺,下苦功练硬功,强化了官兵复杂环境下的警戒执勤应急处突能力。  相似文献   
3.
擒拿格斗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旨在提高擒拿格斗技能的水平,增强实际作战的能力。在擒拿格斗训练中,对学员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  相似文献   
4.
我国警察使用的擒拿格斗技术与美国警察使用的遇抗控制技术在技战术特点、医学的认受性、法律的认受性、公众的认受性、科研取向上有很多差异。我国公安院校可从这些差异中寻找擒拿格斗技术改革的方向和教育训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擒拿格斗是公安院校培养公安专门人才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警察体育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公安院校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重要技能。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学的时数有限 ,且绝大多数学生从未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在擒拿格斗教学中 ,如何运用简练的语言 ,通过讲解 ,将抽象化的、概括化的擒拿格斗技术动作要领 ,快速、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配合正确的示范动作 ,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知认识 ,获得正确的动作概貌 ,总结擒拿格斗动作的规律 ,是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课学生受伤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擒拿格斗课程是警察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抓捕技巧和培养实战格斗能力。由于受到自然气候、训练场地、器材、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学生受伤事件。建议设立专门的医疗机构、事故责任认定机构加强管理,通过学校、教研室、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减少隐患,为学生完成任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的是公安警察院校培养公安专门人才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警察体育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公安警察院校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重要技能。如何使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课教学优化,是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斗课教学任务完成得好与否,时间和精力使用得合理与否,效果,效率是否达到最佳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试论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课教学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是公安警察院校培养公安专门人才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警察体育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公安警察院校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重要技能。如何使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课教学优化 ,是公安警察院校擒拿格斗课教学任务完成得好与否 ,时间和精力使用得合理与否 ,效果、效率是否达到最佳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赵美环 《法制与社会》2013,(18):196-197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警校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而现在很多警校学生很多都是单身子女,他们在心理方面还很不成熟,这对他们将来的警务工作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警校擒拿格斗训练不仅是一种警务基本能力训练,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发展学生体质上,对于学生心理素质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现有的研究资料出发,通过实证调查法详细论述了警校擒拿格斗训练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以期能够给当前警校擒拿格斗训练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擒拿格斗是公安院校警体技能教学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对视听声像技术在擒拿格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促进警体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