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管旧有的教育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建国初期,陕西省完成了接管旧的公立学校、接收私立学校、接办教会学校,为建立陕西省社会主义的新教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于和香香,可以说是最要好的手帕交。在教会学校里住校,从初一直到高二,她们总是形影不离。两个人的家庭背景虽然不同,烦恼却一样一一她们都有一个啰嗦的妈妈。小于的妈妈是幼稚园老师,大概因为带惯了小孩,一直到今天,跟小于说话,还像是教幼稚园孩子似的慢吞吞、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说完  相似文献   
3.
蒋光宇 《党员文摘》2009,(12):20-21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1,(22):55-55
董健吾1891年出生于上海青浦县,从小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时考入上海著名的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又念了两年神学,成了一名正式的牧师。1927年,在刘伯坚、蒲化人两位同志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鉴于他的牧师身份,党中央安排他参加了中央特科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教会学校是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工具 ,但教会学校的教学活动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当时的中西文化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著名革命烈士罗亦农,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英勇牺牲的第一人,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年仅26岁。在他短暂非凡的革命生涯中,与中国共产党的许多著名人物有着不解之缘。毕业于教会学校的共产主义者罗亦农原名罗善扬,字慎斋,号振纲,又名罗觉。1902年5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一个富裕家庭。7岁入私塾。11岁到湘潭下摄司向家塘晚清秀才、开明人士郭月钦的学馆读书,受到民主思想的影响。早年曾考入美国长老会办的教会中学———湘潭益智学校,在教会学校读了几年书,接受英文训练和神学教育。但是神学教育当局没有…  相似文献   
7.
侯仁之:一滴浪花跃入大海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北平沦陷,北大、清华等高校纷纷南迁,有一所高校原地未动,这就是燕京大学。燕大坚守北平,曾引起爱国师生的指责,但由于它是教会学校,有美国做背景,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做校长,在门口悬挂美国国旗,阻止日军入内——无形中,倒成了北平城自由的“孤岛”,华北地下抗日运动的一个堡垒。  相似文献   
8.
岳秀芝 《传承》2011,(23):76-77
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怀着极大的宗教热情来到广西,但却面临着重重的传教阻力。为了更好地传播宗教思想,吸引教徒,他们创办了教会学校。试对民国时期广西基督教教会学校的办学缘由、发展情况及其社会影响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教会学校史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石颢 《党政论坛》2014,(12):14-15
苦中酿蜜 1921年2月22日,庄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给他取名王景羲。庄奴的母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里还专门请了私塾先生教崩彰商司。他就读的育英小学和育英中学,也是当时有名的教会学校。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为其日后的歌词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司徒雷登,1876年6月24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杭州市武陵门内美国南长老会寓所,儿时在中国度过。1887年,11岁的他回到美国接受学校教育,直至1904年冬,他结束了大学和神学院的学习,被封为牧师后,又来到中国长期从事传教活动,并在南京金陵神学院执教达11年之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推上燕京大学校长的岗位,任职长达27年,由此造就了燕京大学这所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