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深为国人所喜爱,因其对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书以养性,书以养神”,书法艺术自古就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养生之法。而我国110岁高寿的著名书法家苏局仙,更深谙此道。1985年,他以104岁高龄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生前还有“上海第一老人”之称。出生于19世纪晚期的苏先生儿时家贫,8岁临池习字,百年间乐此不疲。日军入侵后,苏局仙拒绝当日伪校长,毅然辞了教学工作,更加专心研帖,四季如一,每日坚持写2500个字。  相似文献   
2.
先秦古籍中留下了古人对六盘山的赞誉。《山海经·西山经》(卷二)有这样的描述:"华山西七百里曰高山(六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入渭,其中多磬石、青碧。"从古到今,无论凡夫俗子,无论文人雅士,无论皇亲贵胄,无论英雄豪杰,大凡翻越六盘者,要么山因人而闻名,要么人因山而出名;要么山因人而景胜,要么人因山而心胜;要  相似文献   
3.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历来是古人四时赏心乐事所在。无论是对窗观雪,还是踏雪寻梅,抑或是煮雪烹茶,都给寻常生活平添了无尽风雅趣味。吟诗弄赋雪落之时,远山素白,近水素净,文人雅士面对此情此景,自然少不了吟诗弄赋。  相似文献   
4.
开元十三年,李白怀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壮心,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沿着蜿蜒的长江顺流东去,第一次登上当涂采石矶,只见长江如练、天门洞开、青山滴翠、飞舟击浪。李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打动,创作了名传千秋的《望天门山》。采石矶因而成了天下文人雅士朝拜之圣地。包括白居易、孟浩然、杜牧、刘禹锡、王安石、苏东坡、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赵孟颍等,先后慕名前来,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  相似文献   
5.
浅谈紫砂     
庄晓蓉 《两岸关系》2014,(11):50-51
<正>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陶的故乡。她位于太湖之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名胜地的腹地,山明水秀、景色迷人、物产丰富,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州,竹的海洋"之称。宜兴又处于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特别有利于陶瓷生产。因上帝对宜兴的厚爱,赐予丰富的制陶条件,地下蕴藏着得天独厚的紫砂土。宜兴陶瓷传说云云,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烧造陶瓷了。商周时期已  相似文献   
6.
刘岳 《前线》2021,(1):92-93
为人生而艺术北京中山公园内有座著名的茶楼饭馆,名曰来今雨轩。黑筒瓦歇山卷棚,典型的中式建筑;庭院内假山、小桥、流水、喷泉、太湖石相映成趣,很有文化味道。来今雨轩寓意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于是这里也便成为文人雅士钟爱的聚会之所。不知是特意选取还是机缘巧合,1921年1月4日,我国最早的现代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在这里成立了。  相似文献   
7.
一位朋友为他会所的"阁"取名,要我出个主意。说不要"完美""至美"之类的词意,以迎合文人雅士爱好为妙。既不落俗套,又有文化味,看来要求挺高。经查阅经典、苦思冥想,忽然想到曾国藩的"求阙斋"。借其寓意,不就是立意新颖、恰到好处!1 8 4 5年,曾国藩为自己的书斋自署《求阙斋》。"阙",即"空缺"之意。曾氏"求阙"源于《周易》。他从读《易》生发感慨,领略"阴阳相生,一损  相似文献   
8.
海盐滚灯属汉族民间舞蹈,是浙江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气势博大、勇猛刚强,俗称“英雄灯”。据记载,海盐滚灯传承至今已有800余年,南宋、明朝的文人雅士都有专咏滚灯的诗文传世。新世纪以来,海盐通过挖掘、整理、创编,使滚灯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蓬勃生命力。2008年6月,“海盐滚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相似文献   
9.
红塔集团 《创造》2014,(10):81-93
正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遍览史籍、环视宇内,我们总会被一些人触动、感染、激励——他们筚路蓝缕,在荆棘丛生的荒野上,为后人开辟出一条条通往希望的康庄大道;他们执着坚守,仿佛灯塔,为茫茫大海中的夜航人指明前进的方向;他们犹如巍峨的高山,以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时刻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或许,他们成长于不同的国家,分属于不同的民族,但其影响和贡献却超  相似文献   
10.
季伟南 《侨园》2016,(4):4-5,2,65,66
正紫砂艺术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承袭并发扬传统文化是每个紫砂艺人的职责。紫砂壶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具,因悠久的制作历史和精美的艺术造型,已成为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尤其是宜兴紫砂壶,从北宋至明清逐步形成以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为一体的茶具。其独有的矿泥使所沏茶水色香味俱全,自古便是文人雅士们饮茶、把玩、斗宝佳品。具人文、经济价值于一身的紫砂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它以独特的材质和人文品质造就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