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凯旋 《各界》2011,(6):31-31
中国历史上堪称盛世的时代不多,其中汉唐盛世最为人津津乐道。但是,要论汉朝盛世,倒是国家无事,民给家足的“文景之治”值得称赞,而不是文治武功的武帝时期。  相似文献   
2.
文景之治”是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第一个太平盛世 ,它是在黄老“无为”思想指导下所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 ,故又称“黄老之治”。老子曰 :“执古之道 ,以御今之有。”就是说 ,明古之理 ,可以治今之事。[1] 今天 ,我们研究黄老之学与文景之治 ,并借鉴蕴涵其中的现代管理意识与领导方法 ,对于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 ,提高现代领导水平和管理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启迪性。一、黄老之学与文景之治所谓“黄老之学”是指战国时期形成的道家学说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 ,既讲道也讲法 ;“老”指老子学说。它是以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     
《宁夏工作研究》2003,(5):54-55
  相似文献   
4.
领导观念经     
马玉龙 《现代领导》2011,(10):27-27
成也观念,败也观念,一念之差,天上地下。 伴尧蹈舜,何以救世,转变观念,至理箴言。 陈腐思想,老旧观念,妨碍改革,影响发展。 文景之治,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太平盛世。  相似文献   
5.
萧规曹随     
郑立娟 《前线》2020,(5):87-89
西汉初年,萧何为相国,他结合汉初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合乎实际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把西汉王朝引向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其继任者曹参,没有搞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别出心裁、另起炉灶,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延用萧何制定的政策法规,保持了国家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汉初社会得以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的基础。这段佳话,被称为“萧规曹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要有世界眼光,更要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盛世之一,汉文帝、汉景帝在不到40年时间里将一个战乱后民生凋敝的社会治理得井井有条。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模式,"文景之治"留给后世诸多治国理政的深刻启示,对于当前调控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7.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汉文帝刘恒算是“孝”皇帝之冠,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进入“二十四孝”的皇帝。 刘恒登基为帝后,生母薄氏卧病三年。刘恒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总要亲口尝过后,冷热相宜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俗语说:忠臣孝子人人敬,佞党奸贼留骂名。刘恒的做法得到了众多臣子由衷的拥戴,辅佐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汉文帝执政23年,一心为民,躬行节俭,严以律己,以上率下,为老百姓特别是为各级官吏做出了榜样。汉文帝时期出现了“海内安宁,家给人足”的太平盛世。汉文帝俭政为民、以上率下给我们几点启示:一是民心的凝聚力;二是民心的奋起力;三是民心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黄建朝 《政府法制》2013,(10):49-49
文景之治”,誉为史上盛世。  相似文献   
10.
张树国 《传承》2012,(9):96-96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是看这个国家财政收入多少,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富裕程度。"文景之治"时期所采取的措施有利于大多数人富起来。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实行维护社会安定与民休息的治国战略,社会经济文化出现初步繁荣,国家进入一个升平的时代。了解文景之治对于我们学习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