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1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340篇
中国共产党   616篇
中国政治   725篇
政治理论   148篇
综合类   24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12月14日)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共商我国文艺繁荣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2.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部署。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文艺工作的繁荣发展。新时代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不断推动文艺创新,并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曹连观 《金陵法律评论》2006,42(2):121-126,149
文艺有着深刻的伦理学内涵,优秀的文艺作品的道德意义就在于它是人性的敞亮与主体性的高扬。缺乏伦理学的视野,就无法全面把握文艺的本真特质。文艺作品不同于道德教科书,文艺所传达的不应是抽象的直白的信条,而应该是活的生活———经过作家审美创造的生活。但文艺毕竟不是超人类的存在,文艺展示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提供测试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光谱,文艺家的主观命意、文艺作品的客观意蕴以及受众的解读与再创造,本身就是一定价值的自觉选择和自然涵纳。伦理道德在文艺作品中必须是符合审美要求的存在,明晰的个性化(典型化)与生动的感性化,是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廉立 《天津律师》2005,(6):51-53
案情介绍 2003年4月,天津外国语学院教师沈履伟在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文自选集——《求是集》,其中文学论文15篇。在申报教授职称时,沈履伟用《求是集》这本书作为科研成果公开展示,其间群众揭露《求是集》中有抄袭他人已发表的论文,沈履伟分别找到原发表论文的作者——天津师大古籍研究所的董XX和南京学者封X,企图以“合作”的名义掩盖其抄袭的事实,但其教授职称的申报仍被天津市高评委否定。  相似文献   
5.
姜芳 《党史博采》2005,(11):4-5
文艺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除具配合政治基础的因素之外,应当具有其主体独立性.然而在"文革"这一特殊环境中,文艺却走上极端,成为了纯粹的政治符号.本文试从文艺理论思潮及文艺创作角度,浅析在文革时期文学艺术与政治的同构关系及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法学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明 《河北法学》2002,20(3):155-160
通过分析大量实例 ,阐述法学学术期刊中论文标题和摘要英译的基本原则 ,归纳不同标题、摘要的类型及其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7.
30年代是中国20世纪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在其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学论争,学讨论乃至学批评中,都能发现30年代学论争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特点的遗存,因此,本的探讨对加深理解30年代乃至整个20世纪学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章分别从学论争的起因,论争中各方所关注的重心、论争各方的心态,对话的基本方式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等方面,论述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重要学论争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显的特征,并进而分析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30年代特殊的政治化语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肖蔚云 《中外法学》1991,(2):44-47,51
<正> 撰写硕士论文,并没有固定的程式,各门学科、各个写作者的情况不同,也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套.这里只想就十几年来接触到的一些情况,对写作硕士论文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论文题目的选择写作法学硕士论文,首先要重视论文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得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论文的质量.多年来我系许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从题目一看就感到是学科中应当研究、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价值、有新意,使人就想读读这篇论文.但是也有个别论文的题目,一  相似文献   
9.
《法学》2010,(8)
从1990年底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来,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梳理资本市场法制建设的历史轨迹,厘清当前法制建设的重点问题,展望未来法制建设的发展方向,我们将于2010年11月下旬召开以与法治同行——资本市场20周年法治建设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第一届上证法治论坛。本次论坛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0.
王洁 《金陵法律评论》2002,17(1):119-126
建国后,党对艺工作的思想、政治领导遂与组织领导结为一体,组织领导成了思想与政治领导的物质载体或曰制度保障。由之,思想与政治领导也就不自觉地转化成了行政领导关系。尽管这一领导方法在当时极有效率,但是,却在相当程度上违背了艺工作的“双百”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