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2007,(4)
影视写作教学存在高耗低效问题,迫切要求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从分析影视写作教学成效低的原因入手,提出三点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4)
习得性无助感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与人生态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学生成长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不良的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客观因素,与学生过多的失败经历和消极的归因方式等主观因素构成了学生习得性无助感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成功机会的创设、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评价和归因方式的调整等措施不失为较好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组织的层面,我们还应该就何以生怨的问题作点深究,为什么我们的组织当中会有那么多的怨官呢?尤其是如果怨官在干部队伍中已达到相当比例的时候更要进行这种追问  相似文献   
4.
唐律中的"七出"并非忽视妇女利益的维护。相对于男子的自由休妻,"七出"可以为男子休妻划定界限,矫正任意弃妻之风,客观上保护了妇女的婚姻。唐律"七出"适用的前提条件是禁止男子无故出妻,维护了婚姻中无过错的妇女。即便"七出"允许男子休妻,但同时又受"三不去"的限制,从而尊重婚姻生活中有功的妇女,并为弱势的、无助的妇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陈鑫 《公安教育》2014,(1):41-44
人类对黑暗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在夜晚人会感到孤独和没有安全感。但夜晚却是嫌疑人作案的最佳时机:一是利于嫌疑人隐蔽自己,不易被发觉,且得手后易于逃脱;二是警察易产生麻痹大意的心理,发生突发事件后容易惊慌失措,无助感增加,不能及时有效地合理处置。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生的各种刑事与治安案件中有1/3是发生在夜间,黑夜已成为嫌疑人违法犯罪的高发时间段。  相似文献   
6.
成就动机的水平决定着个体的发展,而归因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情绪、期望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成就动机。因此,归因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将成绩不理想等负性事件归因于能力不足和努力不够等因素。因此,运用归因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的方法有:设置明确而合适的目标定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提供学生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仙茅苷对学习无助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给予仙茅苷预处理,建立小鼠学习无助模型,用行为学实验评估其抑郁样行为,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数,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荧光强度,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仙茅苷能明显缩短学习无助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试验中的不动时间(P<0.05),减少其海马DG区的神经细胞凋亡的数量(P<0.05),减弱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P<0.05),促进蛋白激酶A磷酸化水平和突触后密度蛋白95的表达(P<0.05)。结论 仙茅苷在学习无助诱导的抑郁样行为中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蛋白激酶A通路,减少海马DG区的颗粒细胞凋亡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来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机制可以用负强化理论和习得性无助理论加以解释。从课堂教学角度看.可以通过改进课程设置、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自我管理、强化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动机等方面,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青少年进行辅导与干预。  相似文献   
9.
在我记忆中,父亲不止一次说过这个故事。 话题先是从清明说起,自然地说到了风水。说到风水一类话题,气氛就显得神秘起来,人也茫然起来,抬首往村外望去,麦苗青、菜花黄,田畴连绵,让人有一种旷远而神秘的无助感。  相似文献   
10.
无助感在强制戒毒青少年中非常普遍,是影响戒毒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无助感主要是由反复失败的打击、不当归因、不良心理暗示、交往需要的满足受挫和社会偏见所致。无助感导致强制戒毒青少年出现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和消极的心理定势,自我效能感低下,戒毒动机水平下降。文章最后提出了克服无助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