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3,(18):20-21
中国有一句话:子不嫌母丑。从这个角度来看,民族主义者(或所谓的“爱国主义者”)似乎都是例外,因为他一般不愿接受一个长相并不佳的母亲。他必须得相信自己的“亡母”是绝世佳人(如:日俄战争的胜利等),而将来自己也会娶一个跟她一样美丽的姑娘(如:“美丽的日本”等)。只是现在自己仍没出息,如此下去既对不起美丽的母亲,又娶不到未来的老婆,所以一定要振奋精神,自强不息。就像这样,  相似文献   
2.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统治权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毫无正义可言.它不仅对甘、俄两国,而且对世界历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日俄战争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朝鲜和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俄日关系也由对立转为同盟.而英、美等垂诞这一地区的帝国主义国家也纠缠其中,使东北亚局势异于从前,美日矛盾代替原日俄矛盾.而英日原同盟关系则日益紧张,英国在二战期间最终退出东北亚地区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3)
日俄战争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帝国主义战争。1905年5月31日,日俄战争进入议和阶段。促成日俄战争进行议和是种种复杂因素碰撞的结果,既有交战的双方各自自身原因,又与美、英、法、德四国的国家利益链条产生的国际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4.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取得旅大租借权和南满铁路经营权,并以旅大地区为基地,借南满铁路及附属地向东北广大腹地延伸,逐步扩大对我国东北的政治渗透、经济掠夺和教育侵略。满铁在东北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主要是在其附属地范围内进行。日本对满铁附属地的教育宗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以“九·一八”事变为界有明显的不同。附属地的教育宗旨,无论是前期的“同化教育”还是后期的“皇民化教育”,都属于殖民奴化教育性质,但其实行的程度和手段、策略是随着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和发展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助历史资料和史实,通过对关键文献资料数据整理,论述了日俄战争前后,俄国在北部地区投资的加工业,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商品经济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加速了中国东北北部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相似文献   
6.
《广东党史》2013,(8):2
<正>辽宁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营口、鞍山等地倍受日寇蹂躏,辽宁旅顺全城陷落。1900年,沙俄血洗沈阳。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俄展开奉天会战,旅顺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大连成为日俄两个强盗争夺的对象,争夺战持续了329天。1931年日本  相似文献   
7.
8.
高晓莉 《世纪桥》2002,(6):57-59
中国近代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外患频仍,地处祖国边陲的东北首当其冲,饱经百年忧患。沙俄首开恶端,强占外兴安岭及乌苏里江以东到海近60余万平方公里的我国领土。日本接踵而至,接连挑起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抢走了沙俄在东北南部的殖民权益,开始了日俄两个殖民强盗在我国东北争夺  相似文献   
9.
王戡 《党政论坛》2014,(2):14-15
甲午战争之后,战败的清政府丧失了对朝鲜王国的控制。两班贵族中的亲日派和亲俄派轮流执掌朝政,推动朝鲜国王(当时已改称“大君主”)李熙于1897年称帝,将国号改为大韩帝国。须臾间灭亡的帝国1905年11月,日本挟日俄战争胜利者的余威强迫韩国签订《乙巳条约》,将其变为自己的保护国,朝鲜士民大哗。  相似文献   
10.
俄国的地区差别十分明显 :作为其发源地的欧洲部分 ,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发展 ,而拥有12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西伯利亚 ,却基本上是浩瀚无际的处女地 ,生活在那里的大约100万土著人尚处于部族状态。俄国从1648年起开始向西伯利亚移民 ,但在其早期主要成分是被放逐的罪犯。1904年日俄战争的失败 ,使俄国感到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在其战略上的重要性 ,始逐步加快其对西伯利亚的开发 ,举措之一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1906—1910年前往那里的移民平均每年猛增至44万。1917年十月革命后 ,国家百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