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73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期间 ,彭真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书记 ,统一领导晋察冀边区党政军工作。他领导晋察冀边区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依靠基本群众 ,吸收地主、资产阶级参加抗日 ;扶助进步势力 ,争取中间势力 ,孤立顽固派 ;在斗争中求发展 ;创造性地在政权建设、土地政策和劳动政策中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彭真领导晋察冀边区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验 ,受到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晋察冀边区为全党全国树立了统一战线建设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2.
晋察冀边区青年抗日救国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团体。青救会组织广大抗日青年,在抗战中不断壮大,迅速成长,为党和民族的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总结青救会的工作,是党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们往往将青救会的工作纳入一般性的党史研究,本文则力图从青救会的组建过程、具体的武装斗争事迹入手,呈现出青救会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3.
正聂荣臻从红军时期起就十分重视戏剧在革命宣传中的作用。1933年在中央苏区,他就亲自参加了《庐山之雪》、《杀上庐山》等话剧的演出,还亲自编写了反映南昌起义的四幕话剧《南昌起义》。抗战爆发后,聂荣臻依靠戏剧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戏剧工作成为当时晋察冀边区最活跃的文化生活之一。在聂荣臻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戏剧以其独特的宣传形式,发挥着战斗的作用和充分  相似文献   
4.
5.
李颖 《学习导报》2012,(18):33-35
1940年5月,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长子、时年31岁的李葆华,策马急奔在通往延安的道路上。作为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常委兼组织部部长,李葆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在赶赴盛会的途中,他和战友遭遇日军伏击,一名代表坠入深沟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位于海拔2161米的百花山主峰山腰,该村系大石河源头,距北京城区130公里。就是这个深山中并不起眼的小山村,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见证了世纪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1943年,晋察冀边区抗联群众剧社组成若干小分队深入敌后宣传我党的抗日政策,动员群众坚持抗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禁烟禁毒斗争。边区民主政府制定法律,地方领导高度重视,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在禁烟禁毒运动中,实施禁毒与生产相结合,积极筹建戒烟所等有效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禁毒斗争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块根据地,边区党的建设经历了大力发展——初步整顿——全面巩固这三个阶段,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今天,对晋察冀边区党建的历程和特点进行回顾,总结基本经验,无疑对我们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3月28日,首尔时间7点30分,中韩两国政府在韩国仁川机场举行了志愿军遗骸交接仪式,双方签署了交接书,确认交接437具志愿军遗骸以及相关遗物。接着,遗骸由中方礼兵护送上了回国的专机。上午11时,专机飞抵沈阳机场。此时沈阳烈士陵园大门一侧的警戒线边上,10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拉着"中国志愿军烈士后代迎接亲人回家"的横幅,手拿鲜花,臂缠黑纱,还有人披麻戴孝,焦急地等待着灵柩的到来。因为在归来的灵柩里,装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也关系着他们家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何立波  王芳 《党史博采》2014,(10):45-49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有三个文化组织——《子弟兵报》、《晋察冀画报》和"抗敌剧社",被誉为三支文化"轻骑兵"。其中作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直属的综合性文艺团体的抗敌剧社,更是受到关注,被誉为"军区之骄子"。在晋察冀边区的剧社中,它是建制历史最长、活动范围最广、阵容最庞大、创作成果最多的一个剧社。抗敌剧社的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成立于1937年12月,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以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8月,抗敌剧社改为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