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侯乙编钟音律齐全、气势宏伟,是曾国百乐之首,这类乐器的演奏技法既有单击、分击、双击,又有弹击、摇击、顿击等,还可以通过划奏、复奏、滚奏等获得不同的音乐效果,在音色组合、律学涵义、演奏技法上体现了传统美术以色彩、节奏、线条表现意义的基本规律,也反映了传统美术与音乐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11,(6):50-50
曾侯乙是战国时期(前475-前221)曾国(今湖北省随县、枣阳一带)的一个诸侯,姓乙,因此被后世称为曾侯乙,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曾侯乙能被后世晓知并引起考古学者不断考证其身份的原因是随着1978年曾侯乙墓的被发现,以及在墓中沉埋了2400余年的大型国宝编钟的面世。曾侯乙墓的编钟、编磬及其他乐器,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庞大的钟鼓之乐的乐队配制。  相似文献   
3.
文物鉴赏     
<正>战国通长115厘米,宽5.5厘米~7厘米。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调律器。整木雕制,器身中空为音箱,据两端弦孔,原张施五弦,出土时弦已朽佚。器身绘有神人跨龙飞天和十二凤鸟图案传说夏后启上天得乐和皇帝命伶伦仿凤鸟定十二律,  相似文献   
4.
<正>战国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通高48厘米,宽8.3厘米,厚0.5厘米。整体为一条大龙,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1根玉销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采用透雕、浮雕、阴刻等技法雕成37  相似文献   
5.
②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此剑铸造精美,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嵌绿松石。剑刃薄且锋利,毫无锈蚀,至今仍寒光袭人。  相似文献   
6.
曾侯乙漆木器上文字均为刀刻,其书法艺术风格和字体结构没有金文那样俊美,文字特点也不是那么圆润流畅,但其笔画劲挺,意蕴深邃,从书法的形体看似为另类。曾侯乙漆器书法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漆与木是分不开的,战国时期的漆木器飞速发展,漆木制品则与礼乐器、兵器、车马器、葬具、家具、生活用品有着密切的联系,曾侯乙墓堪称漆木器艺术地下宝库。  相似文献   
7.
地处随州城西1.5公里的曾都区南郊擂鼓墩村,因曾侯乙墓的发掘及编钟的出土而闻名海内外,随州因此赢得“古乐之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8.
音乐时代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古墓”出土了战国初年的六十五件编钟,用它来奏《编钟乐舞》、《胡笳十八拍》,其响宏宏,声如雷动。美国音乐家克莱恩教授观摩了演奏的全过程,叽里咕噜发了一阵子感慨,大意是:摆弄这样的大家伙就像赶牛耕田,而且,在你吆喝之前得先戴副耳套才行。  相似文献   
9.
随州市曾都区第一高级中学位于随州市青年路西端,毗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擂鼓墩,依偎风景秀美的涢水河畔,座落在钟灵毓秀的凤凰山下。目前,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是随州市最具发展潜力、最具  相似文献   
10.
《学习月刊》2013,(5):1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占地面积81909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馆藏文物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营造出博物馆主体建筑和谐配套的历史文化氛围。展厅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中国冷兵器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