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116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篇
法律   1976篇
中国共产党   1401篇
中国政治   1929篇
政治理论   297篇
综合类   7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494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645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572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我国刑法对诽谤罪采取自诉为主、公诉为补充的双轨制模式。由于刑法但书“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公诉依据具有模糊性,同时司法解释本身缺乏解释力和可操作性,存在同义解释、近义解释等问题,加剧了公诉诽谤罪和其他罪名之间的冲突和竞合,特别是当被害人为地方领导干部时,诽谤罪的公诉权在实务中存在被滥用风险,部分限制公诉权的要件在实务中被淡化甚至忽略。从相对狭义的角度看,“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只有在行为人对侵犯个体法益具备主观故意,但对侵犯社会法益或国家法益不具备主观故意(或无法证明其具备故意)的情形下,才有其独特的法律适用价值并不与刑法其他罪名相冲突。为妥善处理和平衡诽谤犯罪中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关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内外部变化,建议通过修改我国刑法,将诽谤罪区分为情节不严重、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三种形态,为充分保障宪法权利,情节不严重的不作为犯罪处罚;为充分保障自诉权,情节严重的为绝对告诉乃论;为依法惩治犯罪,对符合特定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诽谤犯罪可以依法公诉,以维护网络信息秩序。  相似文献   
3.
4.
在2021年德国大选中,社会民主党重回联邦议会第一大党的位置.选举环境和选民诉求的变化、社民党在实用主义指导下对选举策略和候选人形象的调整、碎片化的政党格局与联盟党的相对式微所带来的选举机会是该党在此次大选中获得相对多数的结构性原因.虽然社会民主党在此次大选中重回议会多数,但是从选举得票率的有限、组阁谈判中的受限以及意识形态的调整等方面可以看出,该党的重新执政其实只是一个"有限的"回归.德国新政府成立之后将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社民党的应对和调整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沈嘉禄 《新民周刊》2022,(24):76-76
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还是《风味人间》,都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豆酱的传奇。豆酱与豆腐、酱油、腐乳、豆芽,是中国食物界的四大发明,引爆了亚洲人的味觉革命。今天,豆腐、腐乳、豆芽大体按照传统工艺生产,但豆酱已经工业化了,这意味着酱、特别是酱油的生命周期被大大压缩。当然像电视剧《芝麻胡同》里守着数百口酱缸的良心企业也有,一缸酱发酵沉淀的时间肯定超过防疫所需的静默期。  相似文献   
6.
7.
白居易诗咏的桃花,在4月芳菲尽开放,连平上坪的桃花,在正月的无限春情盛开。一朵又一朵,一枝又一枝,一山又一山,桃林深处,游人如织,勾魂醉赏。上坪的山坡,连绵起伏,到处深红浅红,真真是桃花满陌千里红。记得许多年前在贵州见到桃花,像一个爱穿艳丽花衣的女子,招摇的走在大路上,扭着腰肢,带着轻浮的风情,却无法荡起我心中的涟漪。  相似文献   
8.
就目前而言,对于提振销量,线上销售所带来的效果只是"杯水车薪"。疫情的到来,让中国车市原有的交易模式被按下了"暂停键"。虽然复工复产潮正在到来,但对于拥有漫长产业链的汽车行业来说,这个过程显得异常艰难在疫情倒逼下,车企以及经销商们纷纷转战线上,开始了直播卖车和线上展厅为主的“云卖车”。  相似文献   
9.
伍治良 《河北法学》2003,21(5):84-87
民法学界关于物权行为的讨论并未系统、深入,从事实、规范、价值三维角度分析债权形式主义下 应有物权行为的有限存在空间,且和债权行为一样均可单独引发物权变动,但不存在独立性与无 因性问题,并提出了立法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消极公诉权在公诉权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两大法系都对之作出了积极的肯定 ,并在立法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 ,两大法系对消极公诉权的规定又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由于两大法系在国家政治哲学、法律传统、诉讼理念等方面的区别而造成的。本文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并对我国消极公诉权的完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