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龙戏珠》、《快乐福娃》、《仙姑献寿》……在浙江省东阳市聋哑学校的木雕陈列室,陈列着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人物造型栩栩如生,花草虫鱼惟妙惟肖……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又能想到,它们的作者都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听障孩子呢。木雕是一门精湛的技术活,听障孩子沟通困难,他们是如何学习技艺、创造出精美绝伦的作品?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进了该校木雕工艺实训室。  相似文献   
2.
“这幅作品已雕了三个月,本质很脆,可来不得半点马虎。”9月21日,在开化县城关镇山村艺福创作室里,胡艺福正认真雕刻一件木雕作品。今年38年的胡艺宝本名叫胡兴财,3岁的时候,生了一场病,因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出现持续高烧,引发了中耳炎致使双耳失聪。  相似文献   
3.
榕台木雕像     
我国的木雕艺术源远流长,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距今七千多年的木雕鱼和辽宁新乐出土的木雕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与聚合融汇,我国逐渐形成了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木雕、福建福州木雕、广东潮州木雕这四大木雕流派,  相似文献   
4.
梅国强 《检察风云》2011,(12):92-93
自小学开始,胡国喜(上海市闵行区收藏研究会会员)就特别喜好收藏。从糖纸到烟标、邮票和钱币,他都曾收集把玩过。但真正进入古玩收藏领域,是在1989年。那一年,他家不幸遭窃,花费了几十年心血收集成套的十多本民国以来的邮票全部落入歹人囊中。一阵伤痛之后,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他逐渐改变了收藏方向,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在许多地方欣赏过章文熙的美术作品,并拜读过他的专著,被他的作品所深深感染,对这位艺术家景仰已久。当笔者如约来到章文熙的家中,他对我们的来访给予了热情的欢迎。在客厅落座后,他为我们各冲了一杯产自印度尼西亚的咖啡,和着浓郁的咖啡香味,我们饶有兴味地交谈起来。他的客厅极富艺术情调,不少工艺品装饰其间,错落有致。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几个木雕工艺品,看上去显得古朴且富有乡土气息,章文熙告诉我们,他非常喜欢这几件从印尼带来的木雕。章文熙为什么和印尼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呢?1940年5月,章文熙出生在印尼东爪哇首府泗水的一个爱国华侨家庭。他的父亲章臣桓曾担任泗水等地的中华学校校长、中国书局经理。新中国成立之日,章臣桓在书局第一批挂起了五星红旗,表达了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1950年,我国与印尼建立邦交,章臣桓专程赶到首都雅  相似文献   
6.
《工会博览》2013,(13):F0002-F0002
聚轩达木雕模型工艺品厂,是专业设计制作加工各地地方特色微缩景观工艺品、木雕古建筑模型和古建维修、文物复制的生产厂家。聚轩达木雕模型工艺品厂,可为各地区、各单位设计、制作、加工具有本地区、本单位标志性建筑物的微缩景观木雕工艺品,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7.
花瑰艺术     
《新东方》2012,(3):F0003-F0003
花瑰艺术是海南民间对木雕神像、偶像、人物像等艺术的俗称,主要利用沉木,树根,木化石为原料,以手工雕塑神像,木偶,人物像,自然物像,抽象图像,装饰图像,等等,最早源于宋代佛道教的兴盛,当时佛教的各种神像都要靠花瑰老艺人的精心制作,澄迈县的花瑰技艺在海南岛亨有盛名,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杨仪 《当代贵州》2015,(2):38-39
在遵义,红色记忆得到了悉心守护:一代代人口述红军经过当地发生的故事,红军留下的物品被细心收藏,战斗遗址、烈士陵园保存完好……这是所有遵义人共同守护的记忆,红色精神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9.
HUIZHOU, renamed Huangshan in 1987, has for centuries been a main cultural and economic hub. Anhui merchants and businesses were prominent in China’s economy from the 14th to 19th century, and fundamental to formation of Huizhounology, which along with Dunhuangnology and Tibetology is one of China’s three main regional cultures.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08,(13):F0004-F0004
600年前,朱元璋大军南征,为巩固中央对西南地区政权统治,明代屯兵贵州军队达20万以上,明朝军队为保持凝聚力,把当时流行于中原的地戏引入贵州,表演者戴上地戏面具,载歌载舞,演唱着历史上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