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07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请求权是民事权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请求权概念产生之日起,对请求权性质的认识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可以归纳为权能说、救济说和债权说三种学说。权能说和救济说分别从请求权的渊源和历史角度定位,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没有触及请求权性质。请求权与债权具有性质上的同一性,属于相对性结构的权利,这是请求权的性质所在。  相似文献   
2.
雨水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居民解决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对雨水集蓄利用的研究大多表现在技术方面。当然,雨水集蓄利用也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如集蓄雨水所有权的主体、雨水集蓄过程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权利冲突的协调等,都需要从法律上进行分析和界定,以解决农村雨水集蓄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郭帅 《人民司法》2021,(8):70-72
【裁判要旨】债务人通过将股权转让至债权人名下为债务提供担保的,成立股权让与担保法律关系。由于股权权能的分离,在债权人与公司关系上,债权人仅享有财产性权利,不享有身份性权利;在债务人与公司关系上,债务人仅享有身份性权利,不享有财产性权利;在双方与公司外第三方关系上,需要根据第三方的具体请求指向,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进行权利义务分配。  相似文献   
4.
丹麦法哲学家阿尔夫·罗斯认为,权能乃是一种在法律上得到证立的,通过并依据对相关效果的宣示,从而创制法律规范(或者法律效果)的能力。就此而言,权能在本性上具有可能性、规范性、处分性、表示性;权能规范属于构成性规则;权能的理由是基于私人以及公共领域的自治。但富有争议的是,根据以其命名的"罗斯化约定理",所有其他规范性概念都能够被化约为义务概念;又由于权能规范规定了创制义务规范的程序,并使得主体负有义务根据该义务规范而行动,因而权能规范也可被化约为义务规范。然而,通过否定化、关系化、潜能化三项逻辑运算可以得出,虽然权能蕴含着潜在的义务,但是反之并不成立。义务不仅能通过权能的行使,也能通过其他行为,譬如不法或犯罪行为,得到证立。布列金由此认为,罗斯在后期从根本上改变了化约主义立场。但是,权能规范仍然可以被理解为合秩序性创制的行为规范之行为规范,具有元规则地位;只不过创制行为所体现的私人以及公共自治具有不可化约性。在此意义上,罗斯化约定理的核心部分仍然是真实的,他关于权能的立场也是一以贯之的。  相似文献   
5.
叶姗 《时代法学》2012,10(2):11-18
对社会财富分配规则进行研究,从中提炼能够统辖所有分配规则的抽象的权力范畴,可以提升有关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法律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度。散见于社会财富三次分配中的货币发行权、公共投资收益权、政府采购决定权以及劳动力定价权、征税权、财政补贴决定权、社会保障支出权、税式支出权等一系列权力,可以提炼为公平分配促进权,包括基础性权能和调控性权能的二重结构,各种权力协调运行有助于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权随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而发展,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国家把部分主权让渡给某种组织,国家主权让渡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权利、权力和权能。国家主权仍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只是在日益紧密的全球化进程中,权能的运用以及权能的分离是主权功能的强化,权能的分离反而使国家主权得到了延伸,这种权能分离使得国家主权在面对全球化问题时可以更好地做出"让渡"。  相似文献   
7.
美国分权制度的演变首先经历了两个权力融合阶段,即以国会为中心的国会政体时期和大政府时代“帝王般的总统”时期。随后,作为对行政权急剧扩张的反应,两党分治模式成为美国分权体制中的新景观。两党分治现象的产生,有力地遏制了行政权扩张对分权制衡体制所造成的威胁;但它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在两党分治模式下,政府的行为方式趋于保守,不同部门之间也经常存在“过度阻滞”现象,这不仅降低了整个宪政体制的效能,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玉 《行政与法》2021,(1):15-22
省直管县改革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进行的行政层级调整,对于破除市管县体制藩篱、激活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实践中,市县科层结构"交错纠缠"、省级政府管理幅度偏大、市县资源依赖关系受到冲击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省直管县改革的推进,导致改革的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应从增加省直管县试点数量、推动...  相似文献   
9.
李珍苹  李玲 《学理论》2009,(17):117-118
检察机关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对检察机关权力本质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配置检察权。目前检察权的配置在行政权、司法权等形态层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正确认识。对于检察权的各项权能的配置必须按照权力配置的原理进行,同时符合法治理念和司法民主、独立、公正的理念,使检察权的各项权能能够发挥最佳效应。  相似文献   
10.
徐才 《理论探讨》2006,42(3):141-144
人类的文化是人的诸种能力演化生成的编码系统。人类文化的基本内容也可分为四大类:本能文化和权能文化、智能文化、类能文化。四种文化所蕴涵的四种能力构成自催化、自合成的超循环运动,使社会具有了“发生即长存”的内在生命力。人类的权能文化是人类文化基因中的控制系统,它是基于权力、货币和知识这三个基本点的转移而历史性地演变的。知识是人类智能的结晶,它不可穷尽,无法独占的本性将使权能与智能达到最本质的统一。在知识力量的冲击下,社会权能结构正在按照知识的本性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