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崔巍 《学习月刊》2016,(5):22-23
读这本书,我无数次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想起他站在冬夜刺骨的风中,回首故国,拍遍栏杆,叹息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就像本书中的十四个“台北人”,从抗战胜利后的欣喜若狂,到败走台湾,流落小岛,不过短短三年。转瞬之间隔海相望,却从“祖国”变成“故国”。而且,作者白先勇似乎以一种上帝般细腻、怜悯而温暖的眼光,将这些微妙的疼痛、牵挂、无奈、羞愧和尴尬精准描摹出来。表面  相似文献   
2.
永芳 《党课》2014,(12):115-117
刘禅,生于公元207年,卒于公元271年,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李煜,生于公元937年,卒于公元978年,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之所以把刘禅和李煜这两个相隔几百年的皇帝放到一起,是因为这两个皇帝都有着亡国的经历,但由于两个人的性格大不相同,其命运也大不相同。他们一个以傻闻名,被人称为阿斗;一个以才华著称,曾留下许多被世人传颂的词文。  相似文献   
3.
岑燮钧 《各界》2010,(11):64-67
一 赵匡胤很早就对南唐进行谍报工作了。南唐后主李煜倾心佛教由来己久,他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崇经弘法,是天下第一居士。北宋谍报部门,就抓准了这一点,选派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叫江正的少年,削发后投奔名刹清凉寺,因为清凉寺的法眼禅师经常入宫讲经,江正只要取得老法师的青睐,就可以以贴身弟子随行入宫,借以刺探南唐虚实。  相似文献   
4.
李煜素有"词帝"之称,他继承了花间派的词风,但又独树一帜,以独特的手法改变了词的表达方式。以公元975年宋灭南唐为界,将李煜词分为前、后两期。生活经历的变化引起其词出现意象变化,本文主要从李煜前后期词作的意象对比来试分析其词创作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叔 《党课》2013,(21):98-100
在快乐大叔喜欢的中国古代文人中,李煜是很特殊的一位,这特殊自然是缘于他的身世。身为帝王,自古以来喜欢舞文弄墨的不在少数,像清代的那个爱新觉罗·弘历,据说写过几万首诗,却没有一首能让人耳熟能详,与李煜的成就比起来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6.
南唐李后主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后改为李煜,南唐中主元宗李璟第6子。李璟于961年6月病死,李煜于同年7月即位,存位14年。开宝八年(975年)冬十一月,北宋大将曹彬攻破金陵,李煜被俘后投降。  相似文献   
7.
过传之 《江淮法治》2012,(17):58-58
梧桐,普通,却又不普通。 在诗人眼中。梧桐好像自古以来就是愁绪的象征。“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是李煜在寂寞愁苦时的伤感之作,亡国的孤苦,只有借梧桐来抒发。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深秋孤夜,雨打梧叶和芭蕉,一声又一声.每一声都引起相思之人的阵阵秋思和缕缕愁绪,这是徐再思的愁。  相似文献   
8.
尹志英 《政府法制》2013,(21):48-48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稳固了中央政权,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在灭掉南汉之后,宋太祖把进攻目标转向南唐。南唐后主李煜昏庸无能,只知道吟诗填词,整天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南唐国力日衰。宋太祖此时有心灭南唐,但又不敢轻举妄动。原来,南唐有一位勇猛无敌的武将名叫林仁肇,宋太祖认为林仁肇是宋朝灭南唐的一大障碍。可巧开宝四年(971年),李煜派其弟李从善前来朝贡,宋太祖忽然心生一计,当即热情款待李从善,并把他留下任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不敢违命,只得报告李煜李煜也不知宋太祖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正好想通过李从善探听一些宋朝的情况,便同意他在宋朝任职。  相似文献   
9.
提起《虞美人》,人们不禁想到五代十国时的南唐国君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也会随之脱口而出,不过本文的这个《虞美人》不是李煜的,而是叶剑英的。笔者认为叶剑英问世于"文革"爆发之初的《虞美人》,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