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通过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农民信赖共产党的主要原因。但是,需要引以为戒的是,无论是大革命失败后的土地革命,还是抗战胜利后的土地改革,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左"的倾向。土改运动期间的"左"倾错误,主要表现在侵犯中农、破坏工商业、乱打乱杀等方面。这在很多材料中都有所反映,一度给土地改革的评价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时至今日,很  相似文献   
2.
王建柱 《先锋队》2012,(19):42-44
他的名字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战役——农村包产到户联系在一起的,他所主持起草的"75号文件"和五个"一号文件",为饱受争议的包产到户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中国农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30多年后的今天,这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进程的老人,尤其不该被人们遗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的起点是以包产到户为标志的农村改革。而在此之前,高层争论异常激烈。在势不两立的政治气氛下,杜润生试探性地提出,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  相似文献   
3.
杜润生,1913年生于山西。中顾委委员,中共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70年代末80年代初担任国家农委副主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名字是与中国农村改革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可以……可以……也可以"第一次与杜老有直接交流是1980年夏天,我和王小强参加杜老在万寿路宾馆主持的一个座谈会,主题是基层干部问题。在座的多是各省农业的领导。当时包产到户初露端倪,乍暖还寒。基层干部矛盾突出,发言者对基层干部颇多微  相似文献   
5.
王建柱 《党课》2011,(1):121-122
杜润生,原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中顾委委员。他的名字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场战役——农村包产到户密不可分。他主持起草的“75号文件”和五个“一号文件”,为饱受争议的包产到户提供了法律保障,使中国农村进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马立诚 《党政论坛》2008,(24):38-38
杜润生是前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中顾委委员。改革开放初期,杜老主持了农村问题五个1号文件的起草,名声大振,成为上世纪80年代最负盛名的农业经济和农村政策专家。这五个1号文件,都是在位于中南海西北边的西皇城根南街9号院起草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经济学差不多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显学,一系列影响巨大的改革举措,离不开主流经济学家的鼎力擎画。那么,作为很多重大改革措施的设计者、推动者和观察者,他们对自己、对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到底是如何认识和反思的?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改革目前这种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的尴尬?读罢《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一书,  相似文献   
8.
五个“一号文件”起草轶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镕 《传承》2008,(23):31-31
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连续发出5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我很荣幸地参与了部分文件起草工作。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  相似文献   
9.
沈绍真 《今日浙江》2008,(16):36-37
在改革开放30周年到来的日子里,温州的干部群众特别感念一位耄耋老人——现已95岁高龄,曾6次考察温州,并称“温州是我的终生课题”的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  相似文献   
10.
白石 《党史博采》2009,(2):50-52
<正>1980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彻底被否定,极"左"思潮还十分严重,基本上还是"两个凡是"的天下。尤其是对农村经济体制还不允许有任何非议,"人民公社是金桥,是天梯,是农民走向富裕的唯一道路",还高唱云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