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徽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名人辈出,在近代的徽州名人中,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柯庆施便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3.
张心阳 《唯实》2011,(4):94-95
一 我们通常都说“以权谋私”、“以职谋私”,但却忽视了另一种谋私手段——以“左”谋私。 我们来看历史呗。康生的发迹并非因为是“官二代”,主要始于1942年在延安搞的那场“抢救失足者”运动。因为此,他很快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员。柯庆施可谓是从领袖言论中领悟意向的神人,以在“潘杨事件”、“胡风事件”中得“风气”之先的果敢作为和在庐山会议上准确把握领袖的脉搏的“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4.
叶永烈 《同舟共进》2010,(11):36-41
盖棺未论定常言道:"盖棺论定。"柯庆施虽然早在1965年病逝,时至今日却尚未"论定"。柯庆施病逝时,身兼一系列显赫职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南京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对于这么一个已去世45年的“大人物”,官方一直没给他一个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5.
196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南京部队第一政委、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柯庆施在成都病逝。同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原上海市委第二书记陈丕显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其时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有曹荻秋、  相似文献   
6.
7.
196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讣告:"柯庆施同志因患重病治疗无效,于1965年4月9日下午6时30分在成都逝世,终年63岁."当时新华社连日报道了为"柯老"举行的隆重追悼仪式.11日中午,骨灰由成都送抵北京,13日上午在首都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柯庆施追悼大会,国家主席刘少奇主祭.这一切都说明,柯的死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8.
周密 《各界》2011,(6):22-25
大约是1966年2-3月,肺部手术后的父亲到无锡休养。后来听说,是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邀请他去的。路经上海时,张春桥还登门拜访,表现十分谦恭。在热情接待的背后,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做一件大事,策划着“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  相似文献   
9.
1950年7月,当曾任石家庄市长的柯庆施拟任南京市委书记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及华北局书记聂荣臻等曾联合致电华东局,称他“在团结干部及履行工作任务方面是有缺点的”,望华东局“随时注意加以帮助”。  相似文献   
10.
柯庆施在人们的心目中,似是一个盖棺而未论定的重要人物。有人说他德高望重,律己清廉,虽没有什么十分重大的贡献,但勤勤恳恳奉献了一生;另有人说,不,他搞极“左”,专门整人,还勾结“四人帮”,如果不早病逝,肯定会是“五人帮”了。对人的评价,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作为历史中的人物,他是客观存在,不是任由评者可以随意抹红或抹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