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后人倘若知道元稹人品,了解全部底细,把他的《遣悲怀》与那首"曾经沧海难为水"对读,一方面不得不折服他无愧是善于刻画有情男女生离死别的高手,一方面却不由地会在心田深处升腾起一种真情被嘲弄、被玷污的感觉。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是唐代诗人元稹悼念亡妻的《遣悲怀》一组诗,选编《唐诗三百首》的孙洙甚至以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出此三首范围者"。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09,(12):49-49
李翱(772年—842年),字习之,祖籍陇西成纪(今秦安北、静宁南)人,是后魏尚书左仆射李冲的第十世孙。其父李楚金,曾任贝州司法参军。李翱自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写文章注重"气质"。25岁那年,在汴州与韩愈相识。从此,追随韩愈,并娶韩愈侄女为妻。他与韩愈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谈古论今,维护儒教,反对佛老,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李翱中进士,初任校书郎,后迁京兆府司录参军。宪宗元和初,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他深感旧日"史官记事  相似文献   
3.
为政者要想清正有为无是非,拒贿也算一门"必修课",而古代廉吏的拒贿"妙术",对于今日的为政者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唐代白居易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还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向社会公布个人收入与财产的古代官吏。刚入仕途时,白居易担任政府机关校书郎,是个抄抄写写的"文秘",他在诗中说:"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遂使  相似文献   
4.
十一月①,庚午②,万寿公主适起居郎郑颢③。颢,纟因之孙④,登进士第⑤,为校书郎、右拾遗内供奉⑥,以文雅著称。公主,上之爱女⑦,故选颢尚之。有司循旧制请用银装车,上曰:吾欲以俭约化天下,当自亲者始。  相似文献   
5.
新华 《政府法制》2011,(20):39-39
约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白居易为校书郎时,他在诗歌中写道:“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馀。……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不久,白居易便升左拾遗,工资跟着增加了一倍,“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  相似文献   
6.
江川 《法制博览》2010,(5):38-39
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十二岁时被举为神童,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授补校书郎。永隆二年,皇太子举行祭奠先圣先师启蒙读书。让官吏上表举荐有才能的人充任崇文馆学士。中书侍郎薛元超举荐杨炯和祖玄、邓玄挺、崔融等人。皇帝下诏许可。后来,杨炯又升官做詹事司直。武则天初年,  相似文献   
7.
长寿元年①,春,一月②,丁卯③,太后引见存抚使所举人④,无问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⑤,次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⑥。试官自此始。时人为之语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⑦,碗脱校书郎⑧。"有举人沈全交续之曰⑨:"糊心存  相似文献   
8.
三口 《新青年》2016,(4):39
张爱玲说:"所有的爱情里面都有卑微,分量不一而已!因为爱上一个人、在乎一个人,就有妥协,妥协自然就有卑微的感觉。"也许,太孤傲的女人必定会在大雨滂沱中凄苦前行,但其实爱情有时真的很简单,简单到只是一个人的事,苦乐只有自家知。八岁便吟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样佳句的薛涛,在她流连于风尘时,遇上了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韦皋。他不计她身份卑贱,拟奏请朝廷  相似文献   
9.
王海芳 《前沿》2013,(22):166-168
唐史对县尉的研究多集中于县尉所承载的文学内蕴和官职的结构性描述.因而,现今当提到唐代县尉之时,他所被认知的状态是知道“是什么”,但对其“怎么样”“为什么”的状态不甚了解,因此,一,选择以上述两点入手,以对前人研究的成果分析为行文的框架,进而展开释疑论述;二,对作为解褐职的县尉与同为解褐职的校书郎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别进行了分析.三,对县尉“新”的官称“捕贼官(尉)”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风流陶学士     
陶谷的发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后晋的宰相李崧。若无这位老先生的提携,他也许永无出头之日。起家于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的他,此等低级职务的公务员,当然不满足其勃勃野心。若要想一步登天,而不是老死牖下,东京才是他的努力方向。他认为自己这一肚子学问,只有前进首善之区,才有发展余地,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