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法律与语言之间的同生共存关系,然后在论证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的前提下提出:作为语言变体之一的法律语言必然具有模糊性。最后,从法律语言本身的特征、科技发展及执法灵活性等主客观两个方面探讨了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成因,呼吁法学界与语言学界加快联合研究的步伐,迎接时代向法界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湘潮》2007,(5)
《天净沙·秋思》是广为传诵的元曲作品,本文从这一部作品的三种英译入手,阐述了什么是文学模糊,文学模糊产生的原因,以及文学模糊对文学作品欣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错判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和蛰伏性,错判的认知具有模糊性和对抗性,因此我们需要明确认定错判的证明标准。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的错判证明标准的实例解析,可以看到,其在认定错判的时候都不适用刑事诉讼中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而且认定错判的证明标准都低于  相似文献   
4.
随着Web 3.0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Petri网的语用复杂性研究已逐步展开。Petri网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彰显异步并发事件复杂的相关性,对事务自身状态描述具有复杂性,实现了社会的网络化,彰显了语用主体边界的复杂性,与语用技术融合发展具有复杂性,它本身具有自组织性。以语用网为核心的全球性研究阵营已经形成,如何发展语用技术的功能成为互联网实现下一次技术飞跃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琼 《法国研究》2012,(4):60-64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模糊无处不在。语言,作为这个世界万象的载体具有模糊的特性。翻译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特殊转换。由于语言自身模糊性的特点,也决定了翻译是具有模糊性的。模糊学已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旨在于继续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法语翻译实践中以解决碰到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探索研究法语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研究方式上,语言语义的准确性通常是研究者们极力追求的。然而人们在语言的实际交际过程中,准确的语言并不能保证准确的语用功能或表达出真正的交际目的。实际上.常被人们忽略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必不可少的特性。在交际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应用语言的模糊性将会给交际带来成功。因此,笔者将从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观等方面来分析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董光音 《河北法学》2006,24(8):159-160
法律语言作为一种具有规约性的语言分支,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而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准确性.模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内在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包括法律语言在内的各种语言变体之中,破坏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探讨的是造成法律语言中具有负功能的模糊语言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8.
模糊性是中国传统立法的一大特点。作为一把双刃剑,中国传统立法的模糊性在历史上表现出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中国现代立法实践中,必须通过合理的措施尽量避免传统立法模糊性弊端的发生,维护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9.
立法语言模糊性研究是法律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消除立法语言的模糊性是司法公正的前提。立法语言模糊性表现在:语义模糊、语用模糊。立法语言模糊性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消除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的建议是:通过立法解释、立法语言解释、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研究并提高立法水平和技术,让语言学者参与立法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21年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英澳三国基于追求权力最大化、改变既有国际秩序的扩张性动机,构建进攻性联盟。美国企图巩固印太地区霸权;英国试图提升印太地区影响力,推动“全球英国”构想;澳大利亚希图扩张在印太地区的威慑力,强化南太平洋区域强国地位。AUKUS的威慑功能具有模糊性,主要体现在威慑对象及触发条件的模糊性。其模糊性威慑主要包括模糊性威慑的信号功能、震慑功能、作战功能、信息和情报共享功能、军工合作功能。AUKUS通过模糊性威慑功能实现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性扩张;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阻挠中国统一进程;诱使印度深化与三国战略合作;引发东盟国家意见分歧;加速欧盟防务自主进程;削弱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恶化地区安全形势,对全球及地区安全局势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