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考察大学生情绪觉察的能力以及情绪觉察与人格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修订的情绪觉察等级量表(LEAS-C)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女生情绪觉察的均分显著高于男生(p〈0.001);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在情绪觉察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专学历的大学生(p〈0.001);一年级学生的情绪觉察能力显著低于三年级学生的情绪觉察能力(p〈0.001);非独生子女的均分都要高于独生子女,而且在觉察自己这个维度达到了边缘显著的水平(p=0.05);觉察自己与神经质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p〈0.01),觉察总分与神经质也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智慧有两个核心表现:自我教育的生起与坚持、对环境的洞察和灵活应对。教师觉察力是教师对自身的存在以及世界是什么的非语言的感知和意会,对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教师本体觉察力是教师做好自己和超越自己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外在觉察力是教师洞察现实和融入现实的基础。教师需要通过爱和好奇、体验敏感性训练、本体觉察和外在觉察的转换等策略来提升觉察力,生成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3.
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波兰尼的意会知识理论被誉为认识论的“第三次哥白尼式革命”,其提出的意会认知结构对我们研究人的非语言表达的认知过程、形象思维等极有启示。本文从心理学层次上对意会认知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这种分析和阐释的基础上,对人类非语言表达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5.
儒家文化把情感作为人之性的显现,并以情感为基础,在自我修养、人际沟通、理想心灵等不同层面上构造了修己生德,心心相印,心灵自由的情感智慧。本文从文化心理积淀所形成的心理加工机制的角度,结合当前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感应性情绪觉察,弱认知控制,关系认知,情感精致,情感创造"等心理机制,对儒家文化情感目标达成的作用。儒家文化的情感智慧对深入理解情感心理现象,解决当下主流心理学把情感作为应该通过认知加以控制或消除的心理反应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