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秋末冬初,翠竹红叶,古树小桥,掩映在山水画卷中的榉溪村显得分外迷人。榉溪村是磐安县近日刚开放迎客的特色旅游文化村,该村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氏家庙,来自上海、温州等地的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来自上海的邱老先生被榉溪村古色古香的民居和山环水绕的风光迷住了,他兴奋地说:"我要在这里多住几天。"近年来,磐安县委、  相似文献   
3.
岜沙苗寨独具风情,是一个你来了就忘不了的地方。 它坐落在距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的莽莽密林中,民风淳朴,习俗奇特,有着“全国生态文化村”、“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地球上最神秘的21个生态部落”之美誉。这里2000多人,300余户,树木葱茏,故事比树还多:树倒了都向着山上,绝不倒向山下;收获的稻谷晾晒在高高的木架山,而不是铺在地上;古老的祖母石躺在地上,而不是埋在土里……男人尚武,女人内秀,子子孙孙演绎着古老的传说,是世界上最完好的生态部落。  相似文献   
4.
如果任其发展,中国所剩不多的古村落要么被推倒重建成"新农村",要么凋亡成废墟。如果开发旅游它们又会被汹涌的游客破坏昔日宁静。两个极端中间是否有更好的道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如今是个"时髦"的话题。目前,全国各地仍有许多不知名的古村落,它们曾经的辉煌湮没在历史的记忆里,只剩下了残砖败瓦。雕花的窗棂与屋顶的横梁不见了,老祠堂的石鼓不见了,珍贵的木门被乡民们拆下来当柴火烧成灰烬,高高的花岗岩石柱被打断砌成围墙。农村赖以传承的文化根本,在一次又一  相似文献   
5.
付松 《当代贵州》2014,(6):36-37
正历史文化是古人创造的,当现代人去体验它们时,除了静态的欣赏之外,正越来越注重参与感,以现代审美形式来改造展示一些传统文化品牌,已经成为当今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石板铺成的道路,石板垒成的围墙,门窗上雕刻着纹饰,石坊上倒立着石狮,一条条弯曲狭长的小巷,散发着悠远古朴的韵味。壮观的古城楼,精美的石碑坊,恢宏的古寺庙,错落的古民居……贵阳市南郊的青岩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全省20个重点民族文化村镇之一"、  相似文献   
6.
应琛 《新民周刊》2012,(17):55-57
如果任其发展,中国所剩不多的古村落,要么被推倒重建成"新农村",要么凋亡成废墟。如果开发旅游,它们又会被汹涌的游客破坏昔日宁静。两个极端中间,是否有更好的道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如今是个"时髦"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金秋十月,记者来到闻名京郊的国际文化村——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这个小山村有一百多户人家,其中13户是“洋村民”。他们不但在这里居住、置业,也带来了异国文化与风情。  相似文献   
8.
近日,贵州省毕节地委委员、地委统战部长吴维方率地委统战部支部、地区台办支部等统战系统干部,以及地区民盟、民建、农工党、九三学社的部分医疗专家一行赴纳雍县锅圈岩乡文化村,开展“七一”慰问暨“四帮四促”活动。活动现场,他们向该村捐赠了现金5万元用于小学校舍的改造;  相似文献   
9.
陈斯雅 《当代广西》2014,(22):28-29
正美丽的桃花江畔,一栋栋错落有致、白墙青瓦的房屋掩映在绿树秀水间,显得格外清雅宁静。桂林市秀峰区鲁家村,这个原来污水横流的邋遢村,经过几年的规划重建,不但摇身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文化村,还在桃花江水质保护和绿化上成了周边村庄的榜样。11月6日,记者来到这个别具风情的生态新村,感受它的独特魅力。"鲁家村作为沟通桃花江与桂湖水系的重要节点,重建后不但自身环境变好了,而且对桃花江的水质保护和江水补给  相似文献   
10.
在工作单位,他是一位好领导、好干部,在社会,他是一位好代表、好党员。他以自己的坦诚、务实、创新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他就是南开区人大代表、城建工委委员,天津市劳动模范,南开区环境保护局局长毛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