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1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858篇
中国共产党   636篇
中国政治   1237篇
政治理论   215篇
综合类   3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48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应民众诉求,治理主体多元化一提起网络生态治理,人们很容易想到令人不胜其烦的“标题党”,想到网络暴力,想到流量造假。事实上,无论“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还是“炒作绯闻、丑闻、劣迹”;无论“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还是“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无论“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还是“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这些存续已久、破坏网络生态秩序的各种乱象,都在整治之列。《规定》回应了民众诉求,提出了制度约束,令人拍手称快。  相似文献   
2.
环境信息权是社会公众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经历的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一般到具体、逐步扩张的发展过程,并结合现状对未来我环境知情权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梅湘 《现代法学》2006,28(4):122-128
被害人的知情权是被害人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逻辑前提,是诉讼民主的重要体现,亦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国际公约及其他国际性文件和法治发达国家都对公民的知情权及被害人的知情权都作了明确规定,有的国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我国刑事被害人享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但权利告知规则仍不完善,被害人对案件的进展、诉讼结果以及刑罚的执行情况缺乏知悉途径,知情权的实现缺乏保障机制。立法上应对其作相应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在对法治的研究中,肤浅地把法治等同国家机关以法治国的倾向,从立法的主体、法治的内容、法治的最终目的以及国家机关的监督等方面,论述广大人民才是法治的主体,他们的法律实践活动同国家机关的执法活动一道构成了法治的全部内容。丈中论述了广大人民通过立法和诉讼推动法治建设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对目前束缚和阻碍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的发展所揭示的人自身的秘密(尤其是个人基因图谱)在现代社会已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影响广泛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个人基因资料应当成隐私权保护的范围.现在条件下,保险公司不应要求被保险人的基因资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单方面掌握自己基因资料也未必可取.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可能就基因资料的使用进行博弈,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会出现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6.
行政资讯公开制度是以公民知情权为法理根据,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必备法律制度。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规定公民享有知情权并制定政府资讯公开法或相关法律。而我国当前行政资讯公开制度依然欠缺,有待于加大立法力度,以完善其制度。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三、关于法国购买人知情权的保护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购房人的知情权指购房人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房屋真实情况的权利,购房人有权要求出售人提供相关信息。就购房人知情权的内涵而言,我国与欧美国家大体一致,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房屋的基本情况,包括房屋名称、坐落、开发商名称、开发建成日期等;二是有关房屋的技术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老百姓读得起书、看得起病。党和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心智,作出了许多努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老百姓对此反应平淡,喝彩者寡,也是不争的现实。政府努力缘何不能与民意共鸣?  相似文献   
9.
宪法与网络     
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是否存在宪法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蒋丽华 《犯罪研究》2006,(3):41-46,55
刑事鉴定程序的完善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刑事鉴定程序法治化程度的标准。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程序的规定,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相互矛盾(鉴定被规定为七种侦查行为之一,而鉴定的主体却并非仅限于侦查主体);二是缺乏可操作性(如回避);三是无法可依(如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四是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不利(如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知情权)。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剥夺或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而且无法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可靠性,因此有必要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