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民愤与审判之间一直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紧张关系。民愤的发生发展有其独特的心理机制,而两面性则是其固有的基本属性。因此它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对刑罚的道德目的和实用目的甚至对整个刑事法治的影响都是利弊同存的,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民愤在审判中的作用都是不足取的。理性的态度应当是审慎地进行制度上的设计与完善,以让民愤扬长避短,帮助实现审判的公正。  相似文献   
2.
汪明亮 《现代法学》2006,28(6):172-179
媒体对定罪量刑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以舆论为中介,其作用机制表现为:媒体传播引发舆论,舆论会带来民愤与民怜两方面效果,民愤与民怜成为影响定罪量刑的两大因素。媒体对定罪量刑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受刑事立法、媒体和司法制度等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民愤影响定罪量刑是中国刑事司法的现实图景。民愤作为外在的监督力量能够促进司法的良性运作,我们应该正视民愤,杜绝打击、压制民愤,让民愤得到充分表达;但是,司法有其独有的运作规律,民愤与司法在案件的具体裁量上存在着种种冲突与矛盾,民愤不应干涉到个案的具体裁量。  相似文献   
4.
严婷 《当代党员》2009,(8):34-36
从熏蚊子的野草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巨额订单,再到企业纷纷出局、农民愤然拔草。青蒿,让酉阳这片武陵山区深处的土地,尝尽了狂热与苦涩。  相似文献   
5.
山东潍坊市寒亭区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副科级以上干部替开发商卖房并予以考核的消息,一经媒体公布,“民愤”顿起,议论蜂起。议论归议论,气愤归气愤,人们最想弄清楚的还是:官府到底何故这么热衷于“帮大款”。  相似文献   
6.
"佘祥林杀妻案"引发我们对"民愤"问题的探究,过分强化民愤的存在对坚持"疑罪从无"原则具有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比"疑罪从无"原则和过去"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的做法,阐述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应坚持"疑罪从无"原则的意义,以及其与处理好"民愤"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民愤、传媒与刑事司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愤是民众的义愤情感,它一定程度上表征着公民素质,可能对刑事司法起到纠偏作用,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传媒的民主特性有力地推动民愤的形成与发展,然而传媒并非圣人,有时也会误导民众,加上民愤难以识别,所以民愤不能左右刑事司法的实体处理,只能对程序的进行产生某些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来群众民意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等媒介表达出来,从几个典型事例可以看出民意的力量,可是民意也是需要疏通的,一旦无法表达往往造成民愤,而民愤爆发的突破口就是以不当维权的形式爆发,不当维权的形式包括群体性事件冲击政府机关或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绑架、哄抢等"民转刑"案件。本文从法理学及人权角度分析了不当维权的深层原因,指出解决不当维权问题的对策就是关注民意动态,合理疏导民意。  相似文献   
9.
民意是客观存在的。信息时代使得民意关注、评价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司法活动成为可能。刑事司法领域中的民意是公众在对因为某种原因受到社会各界格外关注的刑事案件认知、判断的基础上,根据法律正义的外在社会价值形成的带有普遍倾向和较多道德成分的观点或意见。民意是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关(直接或潜在)但被国家排斥在刑事诉讼活动之外的一种重要利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1月1日起,福建晋江市对殡葬管理作出重大改革,实现殡葬公益化,曾经一度引起民愤的殡葬高收费问题,就此得到圆满解决。这一顺应民意之举的作出,与当地人大的强力监督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