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的雨     
书上说,英国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这两个季节我都没赶上,我是秋天去的英国,是在雨季。说是秋天,说是雨季,其实都不准确。因为英国的气候交替实在不明显,季节与季节的划分几乎就在眨眼之间,四季虽有,但那是教科书上讲的。英格兰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这等话,除了气象学家,谁能搞得清楚?恐怕多数的英国人也只有摊摊手,摇摇头。至于英国的雨和所谓的雨季,那就更让人不知所以。英国的雨一年要下1000多毫米,这1000多毫米的雨从春夏就开始连绵不断,到了秋冬,依然还是绵延不绝。英伦三岛大约永远都在雨季里。因此,在英国有三件东西是必备的,就是雨伞、雨衣和雨鞋。在很久以前,就听说英国的绅士们出门不管下不下雨总要戴上帽子拿把雨伞,到了英国一看,这话果然不虚。而此等景致,皆因英国的天气作怪。  相似文献   
2.
苗向东 《政府法制》2010,(16):30-30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学校长。胡适是位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来去了台湾。竺可桢比胡适大一岁,且晚去世,这是与胡适赌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 《法制博览》2009,(10):45-45
按照老说法,三天一气,五天一候,十天一句,十五天一节,九十天一季,四季轮回,年复一年。天气,气候,节气,季节几个词是这么来的。我们老祖宗看天时的基础是依农时,依庄稼的生长规律,天和地呼应着看。但发射神舟飞船的气象基础,不是农时。因为需要准确地分析出近太空云层的薄厚变化。给飞船找一条出路,就是在云层中找个空子,让船钻出去,然后再满世界去转。现代气象学的基础已经改变了。  相似文献   
4.
《新湘评论》2014,(22):63-63
一生涉猎极广且建树颇多的人,古今中外科学史上并不多,北宋的沈括算得上一个。他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在文学、音乐、艺术、史学等方面也有一定造诣,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5.
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人的名字——曾庆存,他是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开创者,带领中国气象学科发展位于世界前列。1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院士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家派往苏联学习气象专业1935年5月,曾庆存出生在广东阳江。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的父亲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很早就把他送到学堂读书。1952年,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相似文献   
6.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我国目前已将雾并人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是接近地面的云,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雾形成的条件一是要有水汽,二是气温降低(水汽冷却易达饱和),三是有凝结核(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竺可桢一生的事业,可以概括为两大成就:一是气象学、物候学等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二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奇迹般地把地方性的浙江大学办成了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誉为"东方之剑桥"。少年时代的"竺神童"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一粮商之家。他自幼聪明好学,2岁开始认字,4岁时,父亲带他  相似文献   
8.
何瑫 《政府法制》2012,(2):30-30
作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竺可桢一生的事业,可以概括为两大成就:一是气象学、物候学等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绩;二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奇迹般地把地方性的浙江大学办成了全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该校被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誉为“东方之剑桥”。  相似文献   
9.
叶笃正曾经和美国好友卡普兰教授有过一段简短的对话。卡普兰说:“如果你一直在美国工作,会写出更多的文章。”叶笃正回答:“文章数量固然可以说明成绩,但美国能给我建立一个研究所。提供带领大量同行一起工作并为国家的气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机会吗?——不能!”  相似文献   
10.
周范才 《小康》2010,(8):96-99
炎炎夏日,你是否所处“火炉之城”? 城市的标签不只有地域之分,同样也有季节之分。 热到何种程度才能称之为“炉”呢?据称,气象学上早有过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