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方娟 《公民导刊》2012,(1):62-63
从1980年到2011年,杨朝虹连续七届当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在三十一年的履职过程中,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履职结合起来,全力推动环卫事业,站在更高层次造福于民,这就是杨朝虹对"人大代表"四个字最有力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溧阳赋     
<正>江左留都,万家大县①;东南雄镇,一代名郡②。天高地迥,俯仰由我;山长水阔,顾盼随君。天低吴楚,万里峰峦走赤兔;目极沙溪,一川烟雨锁乌龙。鸟鸣清波,声声可听江南;山夹平湖,人人如游画中。鸟为熟客,闲时便到;山是故交,笑里常逢。深溪雪  相似文献   
3.
刘钦向以老八路特有的执着修了两条"路",一条从修文县城通往沙溪村,一条从他心底通往为人民服务的"信仰之峰"。冬日的上午,修文县城的街上,阳光透过树缝洒落在一个正在扫街的老人肩上。远远望去,淡金色的阳光为他勾勒出一幅剪影。路边来去匆匆的行人隔老远看到他,都会打招呼:"刘老,你又在扫地啊!"这个被当地人尊称为"刘老"的人,是86岁的老八路  相似文献   
4.
<正>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阆中市从"问"处入手,在"小"处着力,在沙溪街道拥军街社区创新实践了"三问四小"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法,取得了实效。"一问":带着真情问需于民,把群众当亲人。社区通过调查问卷分类问、干部上门主动找、领导接访常态听、民情网络广泛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了解群众诉求,梳理意见35条、网络留言47条、书面建议19条,建立了"三本台账",并分"立即解决""承诺限期解决""法律政策范围内不能解决"三类分别处理,确保件件有  相似文献   
5.
张笑 《今日民族》2005,(1):67-68
2004年11月28日,由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的沙溪复兴工程庆典在寺登古街举行。一大早,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就顶着寒风从四乡八寨向寺登街涌来,人群挤满了街巷、路口,白族姑娘们穿上了节日的民族盛装,手捧一束束鲜艳的花束,白族小伙子们背上心爱的龙头三弦,欢快地唱起了白族民歌,老人们也身着盛装,庆幸着在晚年还能看到这个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集市复兴的一天……沙溪复兴工程是继中国剑川沙溪寺登街区域于2001年与古老的中国长城一道荣登世界101个纪念性濒危建筑遗址名录之后,中瑞双方联合进行的一个对寺登街进行保护与修复的合作工程项…  相似文献   
6.
1我就站在闽清县金沙镇上的高处,着意四下张望。正是初冬时节,映入眼帘的是四周黛青的山色,曼妙的雾纱,令人身心爽快,遐思骤涌。看来,金沙镇村落基本分布在整条金沙溪河谷,山清水秀,林木繁茂;细细看去,还会发现有不少古树、奇石,似乎都崎崁突兀于飘渺的云烟之中,加之矗立于金沙镇街道中段,己历经800多年的香气氤氲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过去的年代里,重庆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各种不同身份的人,都有天天上茶馆喝茶的习惯,到茶馆里休息、品茗、聊天、会友和议事,茶馆就是人们社交的主要场合。重庆的茶馆很多,遍布大街小巷。据1947年3月《新民报》发表的统计,全城新旧市区共有街巷316条,茶馆竟有2659家之多,平均每条街巷有8家茶馆。而据成都市茶社业同业公会的记载,1949年成都的茶馆只不过598家,远逊于重庆。一重庆城茶馆的店名很雅致,也很讲究。茶馆本来是开设在闹市,店名却为"葛岭"、"凉亭"、"江山一览轩"等等,没有世俗气。黄沙溪地临长江,开设茶馆取名"数涛楼";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失地农民问题成为当今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我国政界和学术界对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失地农民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的失地农民问题以及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问题的研究却很少。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区多集中在偏远的农村或山区,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会对农村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例如水土流失、生态失衡等问题。同时矿区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张笑 《今日民族》2002,(3):36-37
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公布了2002年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寺登古街区域、陕西大秦基督教宝塔及修道院、北京中华文化景观长城、上海欧黑尔·雷切犹太教堂等4项中国文化遗产列入了这份名录中。  相似文献   
10.
杨晓 《今日民族》2013,(5):14-16
位于茶马古道上的沙溪,是亚洲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见证了文明的发展、交融、糅合和重塑。早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人类文明的足音在沙溪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奏响,云南青铜文明的源头——海门口文化遗址、鳌峰山春秋古墓葬遗址、"南天瑰宝"石钟山石窟书写了瑰丽的史诗,沙溪默默见证了白、汉、藏等各族文化的交汇,南亚、东南亚、西亚多元宗教文化也源源不断地通过茶马古道输送和渗透,中原的文化基因也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吸收。然而,曾经拥有过花样年华的沙溪,却在近代归于静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