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9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156篇
中国政治   129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2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纪荣 《湘潮》2006,(10):56-56
1935年在红军长征的队伍里,有6名外国人(5男1女)其中4人是军人——李德、武亭、毕士悌、洪水。另2人是神父勃沙特和一名修女。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曾用名华夫,德国人,早年加入德国共产党。俄国十月革命时,参加苏联红军,升任骑兵师参谋长。1932年春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中国,名  相似文献   
2.
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投资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沙特的对外投资主要是随着石油收入的迅速增长而出现的,因而它极大地依赖于石油价格和石油收入的波动。由于沙特本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沙特的对外投资也呈现出一些自己的特点。总的来讲,多年的对外投资对沙特的国内经济建设是颇有裨益的;但由于沙特在进行对外投资时本身的一些局限性,使得对外投资的效果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而,实现对外投资的进一步合理化,依旧是沙特的重要经济任务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田志馥  于亚娟 《亚非纵横》2007,(6):32-35,52
埃及是最早与以色列实现和平的阿拉伯国家,和解后的埃以关系却陷入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状态。事实上,埃以之间形成了一种"冷和平"。本文从"冷和平"角度对埃以及中东和平进程等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美国不顾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纠集几个盟友悍然出兵伊拉克。此举明显违反了国际法。但美国为何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其战略构思是什么?有何得失?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战略家普遍认为,21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尤其是本世纪的头15~20年内,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战。因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美国的意志将在21世纪主导国际事务。但“9·11”事件后,美国人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于是他们组织起国际反恐大军来对付那些“邪恶轴心”和“无赖国家”。在收拾了阿富汗以后,伊拉克自然就…  相似文献   
5.
在萨达姆的裁缝看来.这场世纪审判无疑是自己的服装广告,广告的主角是没落枭雄萨达姆。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萨达姆的御用裁缝在萨达姆接受审判的直播中大赚特赚,打出了自已的服装品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伊斯兰主义、军人干政、身份政治三个典型问题,分析它们对"阿拉伯之春"的影响。首先,突尼斯和埃及的政治转型表明,伊斯兰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伊斯兰主义既可以支持民主,也可以反对民主。其次,军人干政在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异常复杂,对其进行评价应客观具体。就本文选取的三个案例而言,军人干政的形式、程度和作用各不相同:在突尼斯,军队基本未干预民主转型;在埃及,军队对政治转型进行全程干预并且不断变换角色;在也门,军队部落化导致了政治转型碎片化。最后,本文研究了身份政治对阿拉伯国家民主化的复杂影响。在国家内部,身份政治是阿拉伯国家冲突性和竞争性政治的重要认同来源和社会机制。在地区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泛民族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等政治思潮,导致地区国家基于身份政治决定外交政策甚至干涉他国事务,导致某国的民主进程被外部干预阻断。总之,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异常复杂,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4,(5):7-7
2月18日,英国查尔斯王子造访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很难得的穿了一次当地传统服饰,  相似文献   
8.
2011年初发生的“阿拉伯之春”以世俗“街头革命”为先导,却为伊斯兰分子提供了政治崛起的历史机遇.政治伊斯兰在突尼斯、摩洛哥、埃及相继取得选举胜利后上台执政,宣告阿拉伯世界迈向政治伊斯兰时代.目前,中东世俗主义与伊斯兰主义、伊朗和沙特各自领衔的“什叶派新月”与“萨拉菲派新月”、以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为首的伊斯兰温和派与以“萨拉菲派”为首的伊斯兰保守激进派三对关系的博弈日益加剧,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中东政治伊斯兰走势.  相似文献   
9.
郭纪 《求是》2013,(1):55-56
"阿拉伯之春"两周年了,涉事国家仍然在经济困顿、民生艰难、政局动荡甚至是血腥内战的漩涡中挣扎,前途迷茫。最近有西方人士撰书披露这场革命不为人知的一面,用事实揭示了这场革命背后美国输出民主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贸易合作必须在规则中展开,要发展和拓展阿拉伯国家各种现实与潜在市场,必须了解、研究、熟悉阿拉伯"商规",其中货物贸易既是阿拉伯商贸传统强项又是当代贸易流通的现实领域,一些阿拉伯国家制定商贸代理法,是一种市场准入与合作共赢的制度安排,构成阿拉伯"商规"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