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合理性问题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为此,科学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合理性模型,试图澄清和解决这一难题。波普认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追求真理,科学发展是一个通过猜测与反驳而不断向真理进化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
《检察风云》2015,(3):9
这究竟是阅读的盛宴,还是感官的陷阱?一切由你决定——读首诗再睡觉微信号:dushoushizaishuijiao每天晚上10点,与二十几万人一起读一首诗,然后,不一起睡觉。我们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抵抗衰老。  相似文献   
3.
范昕 《法人》2013,(5):82-83
4月29日起,亚洲最大规模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安迪·沃霍尔:十五分钟的永恒"登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400余件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类作品跨越安迪·沃霍尔从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艺术生涯  相似文献   
4.
森獴 《新青年》2016,(4):20
雷尼·马格利特这位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因一只烟斗而闻名于世当我们通过这只烟斗,走进马格利特的世界,他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这一、这不是一只烟斗这幅叫作《这不是一只烟斗》的画创作于1929年,原名叫作《形象的叛逆》,画上画着一只烟斗,并附了一行字:你所见的不是一只烟斗。这只不是烟斗的烟斗,应该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只烟斗。马格利特  相似文献   
5.
《湘潮》2007,(6)
波普艺术家巧妙地利用了波普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模糊分际,既将生活内容整合进艺术,造就了新的艺术形式,又将艺术引向日常生活,从而对现实展开了评说。波普对日常生活的"亲近"只是消除"艺术"自视的优越性、高尚性,而不是"点石成金"地消除"非艺术"与艺术的界限。迄今为止艺术与生活的模糊分际依旧存在,艺术与生活间的张力关系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正>导言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由于时间的久远,关于这段话并没有统一的解释。但老子希望表达"美与恶""善与不善"是一对相对的关系。老子所说的"美"接近现代汉语的"好","恶"则是现代汉语的"坏"。1.生活之美生活离不开美,我们一举手一投足,似乎都在进行着美的判断。从  相似文献   
7.
波普证伪主义思想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构建起了证伪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探究波普证伪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关键理念及其演化,并进行对比分析,很容易发现,二者有千丝万缕的内在继承性和统一性,具体表现在:证实方法与证伪方法统一于完整的归纳法,证实推理与证伪推理存在着紧密的逻辑链接关系,证实是证伪的归宿。  相似文献   
8.
沈明杰 《学理论》2013,(3):159-160
关于波普艺术的特点,汉密尔顿在1957年做出了著名的注解,汉密尔顿为波普艺术总结了11个特点,但是从波普艺术产生的背景、波普艺术的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以及波普艺术家对待商业的态度等来看,波普艺术最根本的特点是其商业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杨和英 《前沿》2009,(10):53-56
波普指出,认识论的中心问题一直是也仍然是知识的增长问 题,而研究知识增长的最好方法莫过于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自从休谟通过对因果和归纳问题的讨论,从而对知识增长的条件和方法提出了质疑后,康德、波普都对知识增长进行了捍卫和拯救,但总体上都未成功。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认为,人至善的实现要通过集体的生活建构起一个整体主义政治社会,波普在柏拉图结论的基础上批判了整体主义,认为整体主义必然是极权主义。二者是在相异的观念中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但各自都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